日經專訪 卓榮泰鬆口 2030擬重啓核電

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日媒專訪表示,臺灣可能在2030年後重新考慮使用核電。(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日媒專訪表示,臺灣雖計劃於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目標,但未來仍然可將核電「列入討論」。隨着人工智慧(AI)和半導體產業的電力需求日益增加,卓榮泰透露,臺灣可能在2030年代後重新考慮使用核電。

缺電危機 氣候變遷委員會8日開會

賴清德總統在總統府下設立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親任召集人,並邀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副召集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擔任顧問。童子賢與李遠哲均認爲應使用核電,據瞭解,第一場會議將在8月8日舉行。卓榮泰在日媒的專訪中拋出「2030年代後重新考慮使用核電」,是否爲民進黨的核能政策轉彎,鋪陳氣氛,引發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26日刊出卓榮泰的訪問內容,這是卓揆首度接受日媒專訪。卓榮泰直言,「核電無法解決當前的電力問題,但將來可重新討論利用核電」。

靠火力綠能發電 補足920萬千瓦

2018年以後,臺灣的6座核能機組,有5座陸續除役,核三廠2號機將於2025年停機。據經濟部統計,核電佔臺灣發電量比重已從2016年的12%,降至2023年的6.3%。蔡政府承諾於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賴政府雖延續此政策,但在工商業界呼籲政府正視缺電危機下,行政官員對核能的態度並非鐵板一塊。

日經報導指出,隨着全球積極研發新一代核能技術,顧及往後可能的缺電風險,卓榮泰說,若社會能夠就安全性和其他問題達成共識,各界應公開商議重啓核電與否。

卓榮泰解釋,現行法律限制下,核電廠無法延役;若要重啓核電廠,必須先經過修法、安檢和設備汰換等繁複過程,整體作業將耗時3年半至5年之久。

卓榮泰強調,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必須格外重視電力的穩定供給。他向日經記者說明,臺灣需要在2030年前,將發電量提高700萬千瓦,相當於7座核電機組的總量。儘管一時之間難以重啓核電,但透過增設火力和綠能發電設施,可以確保至少920萬千瓦的發電量。

立委痛批有權力不做 畫餅到6年後

但爲何是2030年後再考慮重啓核電?卓榮泰並未對日經說明。或許是考量核電延役的修法與安檢、汰換時間,而2030年恰在賴清德的第二任總統任期。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痛批,賴清德都沒法保證可以連任做到2030,卓榮泰怎麼敢如此說?不在當下有權力就做,卻畫餅畫到2030,實在不負責任。

她懷疑,多家國際媒體都報導臺灣缺電,嚴重影響外資來臺長期投資,卓榮泰此時向外媒鬆口核電可能性,恐怕是爲了要安外資的心。

民衆黨立委張啓楷則肯定卓榮泰終於鬆口討論核電,但爲什麼要拖到2030年後才討論?難道臺灣現在不缺電、不跳電?

對於在野立委的質疑,政院知情人士「跳針」地表示,政府會以「展綠、增氣、減煤」爲前提,提供穩定供電,這是政府對人民、產業的責任。

相較於民進黨政府陷於反核與減碳的矛盾困境,國際間掀起一股核能復興浪潮。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新加坡期間,昨與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簽署民用核能合作協定。該協定有助推動核能相關研究與技術交流,目前有24個合作對象簽署,包括臺灣、大陸、日本、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