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若遵從石原莞爾設想,延緩19年發動侵華戰爭,結局會怎樣?
1928年,石原莞爾被調到了日本關東軍部隊,在這裡開始了軍旅生涯。由於他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很快在其中脫穎而出,被提拔成了一名幹事。並且他還曾經遊歷過中國,對中國的地形地勢有所瞭解,最終提出了震驚世界的“石原構想”。
石原莞爾
在石原莞爾看來,所有的戰爭都是有意義的,只是一個文明的正常走向。這明顯是胡說八道,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這一點毋容置疑。而石原莞爾卻認爲,世界文明史起源於中亞,後來隨着地殼運動分裂成了東西兩支,就是我們知道的東方和西方。這兩個文明以太平洋爲界限,但是總有一天會爆發戰爭,一方必定會消滅。
石原莞爾
除此之外,石原莞爾還認爲一戰是歐洲國家的內部戰爭,根本算不上世界大戰。他認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而爭霸的雙方是美國和日本,他們是東西方國家的典型。可以說石原莞爾有點太自大了,即便當時中國不是,也不可能是彈丸大的日本。而事實上,日本爲了擴大領土,很快走上了侵略的路線。
石原莞爾
日本先是佔領了朝鮮半島,後來一步步爲開始繼續對外擴張,還信誓旦旦地認爲,日本將會率領東方和美國開戰,最終成爲世界霸主。石原莞爾的構想和日本軍方高層的“雄偉目標”不謀而合,所以更加得到了軍部的賞識。日本關東軍的最高負責人對他十分欣賞和器重,開始實施罪惡的陰謀計劃。
日本軍部
後來,在石原莞爾的鼓吹下,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侵華戰爭,東北三省徹底淪陷。如此看來,石原莞爾也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和大多數日本的好戰分子一樣。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石原莞爾在狂熱的同時,還有非常清醒的理智。當時他認爲,美國在二戰之前已經是龐然大物,而日本只是一個彈丸小國,雙方的實力十分懸殊。
九一八事變
爲了能夠在之後的戰爭中,贏得更加有利的條件,日本必須要長期的戰略部署。除了從朝鮮半島掠奪資源外,還要獲得更多的殖民地,最好是能夠對中國下手。因爲中國地大物博,對於日本而言簡直就是天堂。
石原莞爾認爲不能急於作戰,真正的全面侵華時間爲1956年。
石原莞爾認爲,中國的東三省是一座寶藏,是最佳的戰略部署之地。衆所周知,東三省的礦產資源儲備豐富,並且因爲是黑土地物資更是不缺。這讓日本看來,將這裡佔領後,作爲其大本營是最佳地點。日本也曾想過其他城市,可是上海、南京等沿海城市,經濟雖然發達,可是卻沒有東北的天然優勢。
九一八紀念碑
就算是佔領了,也達不到真正的目的。況且在這些大都市,都有西方的租界,一旦引起國際糾紛對於日本是不利的。一旦觸及到了西方強國的利益,肯定會對日本出手,這是日本在發展階段,還不想面對的問題。所以貿然發生全面侵華戰爭,這是十分不理智的行爲。容易陷於沼澤之中,不可自拔。
如果想要全面戰爭,只能是按部就班地靜待時機。石原莞爾認爲,先可以在東北和蒙古先站穩腳跟,然後一步步再向中心滲透。這樣既可以將東北的物資進行戰略轉爲,還可以切斷中國和蘇聯的聯繫。不得不說,石原莞爾確實有其過人之處,這是非常符合日本發展的。
日本軍隊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開始大力發展經濟,工業發展進入了高速階段。但是不要忘了,日本畢竟是一個島國,先天存在多方面的局面,每一次發動戰爭,都必須舉全國之力,所以自然不可能長期作戰。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日本之所以可以持久作戰,是因爲佔據了東北三省,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資源。日本在抗日戰爭中戰敗,與其野心過大,沒有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所致。
日本在中國戰爭後,又想要在遠東獲得更大的戰略資源,結果遭受蘇聯紅軍的重創。日本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想辦法在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可是卻膽大妄爲對美國發動了襲擊,這讓日本處境一下子嚴峻了起來。在美國的攻勢下,不但在太平洋遭受了重創,海上運輸線路,也被美軍摧毀,最後走向了末路。
日本明治維新
中國有句古話道:人心不足蛇吞象,很好地闡釋了這一點。日本太過盲目自信,以爲自己已經具備了開戰的時機,可是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按照石原莞爾的戰略計劃,在1956年才能發動全部侵華戰爭,到那個時候,日本才完全具備了所有的條件。
可是歷史就是這樣,不可能按照個人的意願而進行。石原莞爾將自己苦心研究的軍事構想,交給了日本的軍方高層,但是這一構想被否定了。衆所周知,日本在1937年七七事變後,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日本當時是急於開戰,甚至以士兵失蹤的幌子,想要派遣軍隊到宛平縣城。
七七事變
可能當時日本都沒想到,七七事變最終導致全面侵華戰爭全面爆發。那麼爲什麼日軍在七七事變後,開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這其中也是有幾個重要的因素。
首先,在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洗腦下,所有的士兵已經狂妄好戰。每一個人都準備好了作戰的準備,急不可耐地不斷催促日軍高層開戰。對於石原莞爾的戰略,不少人都嗤之以鼻,認爲這是一種怯戰行爲。石原莞爾在策劃了九一八事變後,被日軍授予了中將軍銜,而普通的日軍士兵,也想效仿他一飛沖天。
受傷的戰士
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東北源源不斷的戰略物資,讓日本迅速決定全面戰爭。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讓東北徹底淪陷了。日軍此時更加猖狂,認爲中國軍隊不堪一擊,只要日本發起進攻,可以很快佔領中國。更有甚者,日軍甚至還鼓吹要三個月拿下中國。同時在佔領東北後,日軍徹底被東北的富饒震驚了。通過在東北大肆地攫取物資,日軍的工業、軍事發展遠超出了其想象。
而石原莞爾的構想,也沒有了最開始軍部的支持。日本的軍部認爲,既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東北,那麼爲什麼不繼續進攻華北,一鼓作氣佔領中國更多的領土。再加上日本軍隊狂熱好戰分子的不斷請戰,石原莞爾已經明白了開戰是遲早的事情。
日軍
那麼如果按照石原莞爾的構想,會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我們可以根據歷史來分析,在二戰中,日本的主要戰場是中國和太平洋。但是情況卻截然不同,在清政府閉關鎖國的政策下,中國的工業落後,經濟萎靡。在清政府末期,西方已經用炮火打開了清政府的大門,讓中國淪爲了半殖民地。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開始覺醒,不斷地通過革命來拯救中國。
如果此時,日軍不發動戰爭,中國可能還會在這種舊社會中持續一段時間。那麼按照日本的戰略構想,採用一點點蠶食中國,可能對中國而言,危害難以想象。同時,如果日本沒有和中國大規模的戰爭,而是和美國開戰。那麼在一定程度上,日軍將可能獲得更大的機會,因爲畢竟可以從中國一直掠奪。
大量日軍部隊
但是,還有一種看法。就是在二戰中,如果德國首先戰敗,那麼美國和蘇聯等大國,肯定不會坐以待斃,看着日本迅速崛起,肯定會對日軍大規模出擊。其實,假如沒有日軍威脅,中國也很能在當時獨善其身。因爲如果歐洲戰場結束,美蘇等大國,肯定會對中國出手,因爲要擴大自己的版圖。
我們都知道,在清朝末年八國聯軍曾經入侵過中國,在中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只要西方列強完成了戰爭,肯定還會繼續進行掠奪擴張。西方想通過侵略戰爭,獲得更多資源的想法,從始至終一直沒有變過。其實,從後來的抗美援朝就可以看出來,美國和西方國家爲什麼要佔領朝鮮半島,其實是想要進一步對中國構成威脅。
八國聯軍侵華
可是毛主席直接看出了西方列強的狼子野心,火速命令志願軍抗美援朝,徹底將西方國家的陰謀粉碎。至此,美國雖然對中國虎視眈眈,可是再也不敢明目張膽地肆意妄爲。
總而言之,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國。歷史上也有過各種危機,可是中國最終還是挺了過來。說明了神州大地上的中國人民,是血液裡有着獨立自主、不屈不撓的精神。任何的苦難,都不可能徹底將其摧毀。中國在戰火中涅槃重生,再一次雄起,成爲了舉世矚目的強國。
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都應該無比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