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寫/施明德 敢於不同的浪漫革命家
施明德那一輩,用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寫歷史。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他是四位總統任內的政治良心犯,三度閃過死刑。但終究沒能度過這一次的生死難關。
去年十一月進醫院做肝腫瘤手術前,施明德九月剛出新書「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書的副題是「遙送習總書記一束橄欖枝」。臨到生命末期,他還在憂國憂民。
施明德在書的序言寫道,熱情地要送出這束橄欖枝,不是因爲害怕中國,而是因爲戰爭真的無情,和平真的無價,「對中國人民,對臺灣人民,對世人都是如此」。因此,他不僅關心兩岸,還關心所有身受戰亂之苦的人們。他離世前,臉書最後一次更新,停留在去年十月十三日:「我是巴勒斯坦人,我哭泣。」
當天,記者接到他的電話,纔講兩句,他真的在電話那頭哭了出來。
當時,以哈戰爭剛發生六天,蔡總統與副總統賴清德表態「譴責恐怖主義」,被視爲支持以色列。施明德卻敢言人所不敢,爲巴勒斯坦人而哭。他的發聲,也讓許多國人轉而正視巴勒斯坦人的處境。
在二次大戰中出生,飽受美軍空襲,施明德曾在小金門擔任砲兵觀測官,後來卻因反獨裁被捕入獄。他是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和李登輝四位總統任內的政治犯,兩次被判處無期徒刑,累計坐牢近廿六年。在美麗島事件後的逃亡時期,他甚至是人人聞之色變、電線杆上懸賞捉拿的「江洋大盜」。
這樣異於臺灣常人的人生,讓他敢於不同。在民主反抗運動中死裡逃生之後,他當過立委、民進黨主席,差點當選立法院長,還被譽爲「臺灣的曼德拉」。更膾炙人口的是,他主張金馬撤軍、力倡朝野大和解,還是二○○六年紅衫軍「十月圍城」的反貪腐運動總指揮。昨天,連當年被他發起運動反貪的對象陳水扁,都贊他是民主先知、一代梟雄。
他的一生,值得書寫之處太多。若要總結,他更喜歡形容自己是:堅定的和平主義者,和解的倡議者。對於兩岸未來,他在新書最後寫下:「願中國人深思。願臺灣人有志氣。」他相信,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是唯一的路。在自己生命被拔掉維生系統之前,他更是早一步疾呼拔掉兩岸最容易點燃戰火的引信。
從威權走到民主,施明德早已瀟灑走一回。作爲臺灣民主運動、美麗島世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施明德逝去,真真代表那個時代重要篇章的終結。「永遠的施主席」、「浪漫的革命家」,這些稱號,都隨施明德的離世,成爲傳奇。
典型已在夙昔,此後再無施明德。然而,那些未竟的理想,還待國人持續努力;這個國家,也需要更多像他一樣的錚錚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