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警惕“消費返現”陷阱
寒酥
“我去的時候發現門店撤店關門了!我充了3萬元呢!”近日,北京消費者張女士來到自己曾辦理美容卡的門店消費,卻發現店鋪已撤店關閉。
張女士的遭遇並非個案。一些美容店以消費返利噱頭吸引消費者充值辦卡,卻將“一年內享受完自選項目”等條款設置爲全額返現的條件。然後在消費者後續消費時,商家多以項目已約滿、一些項目需額外自費、退卡需支付高額手續費等理由阻撓消費者完成協議內容,有的商家甚至直接跑路,導致返現成爲空話。
不僅美容行業如此。近年來,“購物返本”“消費等於賺錢”“你消費我還錢”等宣傳不絕於耳,五花八門的騙局令不少消費者吃了啞巴虧。有人被“分享可以賺錢”“積分兌換”吸引,參與“掃碼推廣”發展會員,卻陷入非法集資旋渦;有人輕信購買黃金得返利,被不法分子鑽了漏洞;有人爲掃碼領獎品落入詐騙陷阱……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究其本質,返利模式本是一種常見營銷策略,是指消費者在完成購買行爲後,能夠獲得一定比例或金額的返還。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在商業交易過程中,投資者的付出與回報、風險與收益往往是成比例的。商家不會白花錢賺吆喝,更不會做蝕本生意。消費者看清“消費返利”光環背後的套路,才能防止利益受損。
早在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就發佈公告提醒消費者,一些商家巧立名目,承諾高額甚至全額返還消費款、加盟費等,以此吸引投資,此類“消費返利”不同於正常商家推出的返利促銷活動,存在較大風險隱患。一是高額返利難以實現,二是資金安全無法保障,三是運營模式存在違法風險。
事實的確如此。一些商家虛構盈利前景、承諾高額回報,以“預付消費”“充值返現”等方式吸收公衆資金,這些資金缺乏有效監管,商家存在轉移資金、捲款跑路的可能。部分平臺還採用傳銷手法,以所謂“動態收益”爲誘餌,要求加入者繳納入門費並“拉人頭”發展人員加入,靠發展下線獲取提成。此類平臺運作模式違背價值規律,一旦資金鍊斷裂,參與者將面臨嚴重損失。
因此,面對亂花迷人眼的“返現”套路,消費者應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以免利益受損。已掌握違法犯罪線索的,則可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