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上細思恐極的“嬰兒直”事件:隱形洗腦,正在禍害中國女生

01

繼“寶寶碗”、“奶屁音”、“剛滿18歲”之後,幼態審美愛好者們又開始整新活了:

“嬰兒直”。

什麼意思呢?就是追求睫毛像嬰兒一樣又長又直、自然下垂,看起來更顯小。

“楚楚可憐嬌憨感”、

“純欲界滴神”、“更適合純欲寶寶體質”......

你會發現,現在的審美趨勢是越來越極端了,一切都向“嬰兒”、“寶寶”靠攏。

比如,“幼態牙”:追求牙齒像小寶寶一樣,有兔牙、小虎牙,給自己增加幼態感。

有博主就特意去醫院做手術,給自己的門牙加長、改變牙齒的形狀。

以前多少人恨自己大門牙顯嘴凸,恨不得去磨掉,沒想到現在的審美風向,竟是上趕着給自己做個兔牙。

比如,“寶寶針”:很多女生喜歡曬出,自己在醫院輸液時扎的細小針頭,還取名叫“寶寶針”。

說自己血管太細扎不進去,只能用小孩用的針管,以彰顯自己和小朋友一樣柔弱。

有護士出來吐槽,越來越多人來醫院提要求:

“一會輸液給我拿寶寶針扎,人家還是個寶寶,我怕痛。”

比如,“寶寶奶瓶”:

都是成年人了,喝個牛奶非要裝進奶瓶裡,像小孩一樣一口一口地嘬着喝。

其心智成熟程度,感覺下一秒屎就要拉褲兜裡了。

更有炫耀自己男朋友,每天晚上用奶瓶給自己泡一杯熱豆奶的,“把自己當女兒寵了”。

再比如,“喝酒專屬奶嘴”:

喝個啤酒吧,還得給瓶口套個奶嘴,說自己是“小趴菜”,可不“又純又欲”了嗎?

02

很難想象,都2024年了,還有這麼多成年人認爲,這種拼命往嬰幼兒方向靠攏的行爲很可愛。

外貌必須是千篇一律、人畜無害的“笨蛋美女”、“幼態臉”:

圓圓的臉型、短短的人中、飽滿的蘋果肌、肉嘟嘟的嘴脣、絨絨的胎毛......

不惜去做所謂的“人中縮短手術”、“幼態牙手術”,也要讓自己的輪廓和五官更像小朋友。

說話必須蠢萌蠢萌、用詞越簡單幼態,傳播得越廣:

小狗要叫“修勾”、小貓要叫“哈基米”、挖掘機要叫“嘔泥醬”、消防員要叫“藍朋友”。

“你說愛我,尊嘟假嘟”、“你是哪塊小餅乾”;

“我們蘇蘇,奶屁也是香的呢”......

身材也是越瘦小脆弱、越讓人有保護欲越好:

腰必須是眼鏡腰,腿是筷子一樣的漫畫腿,手臂是天鵝臂......

女裝越做越小,成年人的身材,非要塞進小孩子穿的衣服裡。

有博主吐槽,自己買了一件L碼的吊帶,到貨後根本穿不上。

自己家那條10斤的狗倒是穿上了,離譜的是它穿得還有點緊。

多少女生爲了追求與這種尺碼相對應的“蘿莉身材”,不惜過度節食、用仙女管催吐、束腰......

導致營養失衡、生理期不正常、精神萎靡,嚴重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好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醒,察覺到這些審美趨勢、概念名詞中透露出隱隱約約的不對勁:

“終於有人說嬰兒直了!最開始有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就很想罵了,感覺很奇怪,還有什麼嬰兒粉......”

“寶寶碗、寶寶針、寶寶褲、寶寶牙、寶寶奶瓶,還有什麼?我問你們這些顛婆還有什麼逆天的稱呼?”

“下一步是不是要裹小腳了?寶寶腳。”

03

當我們在批判這類“幼態審美”的時候,到底在批判什麼呢?

當然不是反對“白幼瘦”、“幼態臉”本身,畢竟很多女孩天生就長這樣,無可厚非。

我們厭惡的是,單一的、被凝視的、被刻意製造的、被洗腦卻不自知的一場隱形審美侵襲。

說到底,一個成年人刻意幼化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呢?迎合的究竟是誰的審美呢?

女孩們到底知不知道,在動物世界中,當自己看起來像幼獸一樣,身處弱勢且毫無攻擊性。

下一秒就會成爲獵人或大型獸的掌中之物,分分鐘被控制被擺佈。

就像作家“李雪愛與自由”所說:

“幼態性感審美,是一種獵物審美,在向社會表達‘我是等待被獵取的獵物’,幻想得到照顧和寵愛。

但這就像獨自遊蕩在叢林中的幼獸,吸引的不會是照顧,而是獵殺。

只有成爲真正的成年人,行走社會纔會被尊重,得到資源。”

精神的裹腦布,比纏足的裹腳布更可怕。

多少女生,被社交平臺上單一、畸形的審美觀念所綁架;

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主動去迎合“幼態”的審美標準,努力自我矮化。

最後真的相信,自己是弱小的、柔軟的、手無縛雞之力的。

逐漸自願淪爲被投喂、被挑選、被凝視的客體,心甘情願地讓渡出話語權,成爲別人的附庸。

04

幸運的是,在這個“幼態化”審美爲主流的時代,我們還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女性色彩。

比如“東北雨姐”:身高1米8、體型壯碩、梳着利落小辮的她,活脫脫就像一個部落女族長。

一個人能從菜市場扛起半扇豬,一口氣走回家都不帶喘的;

徒手搬石頭、刨土、倒灰、抹水泥,不到半天時間,就風風火火壘好了一個豬圈;

烤全羊、鐵鍋燉大鵝、扶犁種地、起爐竈......就沒有這個雄鷹般的女人不會的。

在自家樸素的農村小院裡,把生活過得風生水起,動作麻利、不拖泥帶水,咔咔就是一頓造。

她身上那旺盛的生命力、無所畏懼的力量感,簡直就是“幼態審美”的反義詞,激勵了很多女生:

“看雨姐前無精打采,看雨姐後牛勁兒使不完。”

比如“韓仕梅”:一個被父母以3000塊錢賣掉的農村女人,在地上、在牆上,寫下自己對生活的感悟。

她丈夫的反對、村裡人的異樣目光,都沒有阻止她寫詩的強烈願望。

隨着她越來越多的詩歌被看到,人們開始把她稱爲“田埂上的詩人”。

2021年,她受聯合國婦女署的邀請發言,第一次站到了全世界人們的面前。

又過了2年,她出版了自己的詩集《海浪將我擁起》,即使再惡劣的環境,都沒有阻擋她,努力向上的腳步。

她的詩振聾發聵:“我已不再沉睡,海浪將我擁起”。

再比如擺炸串攤的“拉丁舞女王”:

白天是童裝店老闆,晚上擺攤賣炸串,週六日培訓班教小孩子跳舞。

身兼數職依舊神采奕奕,真正詮釋了“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看過這樣一段話:

“祝所有女性都做飛鳥,有指引航線,而非鎖鏈。

做大樹,而非菟絲花。做炬火,做燦爛星光。

祝你昂揚,祝你錚錚,祝你掙脫枷鎖擊碎天花板,祝你紮根大地挺直脊樑。”

願你我,都能成爲自由的飛鳥,而非誰的附庸。

共勉。

作者:小椰子,個人成長領域作家,全網粉絲量破200萬。關注我,用獨特視角解讀社會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認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