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金價大跌,重返“5字頭”!金店店長:從業20年這個“五一”生意最淡
日前,話題#金價跌至近一個月低點#登上熱搜,引發討論。
經歷一段時間高漲後,國際金價近日明顯回調,品牌首飾金價也隨之降低。據中國證券報,“五一”假期期間,記者走訪調研黃金消費市場發現,受國際金價回落及“五一”假期促銷等多重因素影響,終端黃金價格出現了較爲明顯的回落。不少品牌黃金優惠後的價格重回600元/克以下。
近日,美國最新公佈的4月非農就業數據遠不及預期,使市場對美聯儲今年降息的預期重新升溫。不過,因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出現緩和跡象以及部分投資者獲利出貨,國際金價大幅震盪,跌至近一個月新低,紐商所交投最活躍的6月黃金期價報2308.60美元/盎司,跌幅爲0.04%,本週累計下跌1.64%。
金價,重回“5時代”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看到,包括周大生、中國黃金在內的多個品牌黃金目前報價重回“5時代”。“假期每克優惠100元,優惠後599元/克,工本費另算。假期期間,除了門店活動,商場針對購金也有優惠活動,假期購金人比較多。”周大生門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五一’假期的營業額大概是平時的2到3倍,首飾金主要是結婚用途爲主,還有一部分是悅己需求。金條最近賣得也比較多,但門店沒有現貨,需要交完押金調貨。”中國黃金門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除了黃金外,以鑽石、和田玉爲代表的部分產品價格折扣力度也比較大。
“目前,除了黃金是每克減50元優惠外,其他品類的產品基本爲5折優惠。‘五一’假期疊加母親節即將來臨,除黃金外的其他品類產品優惠力度都比較大。”老鳳祥門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另據潮新聞報道,與五一假期熱門旅遊城市“人從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杭州多家金店門可羅雀。“景區這麼多人,真希望分流點到我們店!”3日傍晚,杭州武林商圈一家金店店長王女士告訴記者,這個五一,生意實在有點淡。
“我從業20年了,今年五一,是從業來生意最淡的五一假期,五一前三天,最淡的一天只做了2萬多元生意,以前五一最少也有5萬多。”王女士說,市民外出旅遊疊加金價高位,是假期金店生意清淡的原因。
王女士透露,她昨天還去杭州一家珠寶城逛了一圈看看同行情況,同樣發現各家店鋪沒多少顧客。“有些顧客說等六月大跌,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他們這麼說,實際上很多顧客從春節等到三八節,又從三八節等到五一,還是沒有下手。其實這個五一金價算是便宜的了,大家快來買纔對啊!”王女士感嘆道。
杭州一位擁有三家珠寶店的老闆張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假期生意確實沒有以前的假期生意好,他也沒有安排員工加班,5月2日他索性帶着家人去旅遊了,“生意嘛總有淡季,以前淡季是農曆五六月份,今年變成金價高的月份,淡過之後肯定會有爆發的。”
中長期仍有上漲動能
據證券時報,天弘上海金ETF的基金經理沙川分析稱,各國央行還在持續購買黃金,推動黃金價格上漲超過過往臨界值,這導致一些持觀望態度的投資者或趨勢交易者入場追高。但與過去不同的是,近期金價上漲與實際利率上行其實是不符合歷史規律的,表現出了非基本面的交易性因素。央行購金行爲有一定持續性,但趨勢性的追漲和空頭的止損行爲可能不會持續。“未來,金價可能在當前水平或短期上漲後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或震盪。資產波動性將增加,風險厭惡型的投資者需要謹慎考慮承受能力。”
“短期來看黃金或繼續受到強勢美元和美債收益率上行的壓力,但中長期仍具有上漲動能。”王祥表示,金價短期波動幅度有所上升,對黃金短期邊際調整傾向的態度保持不變,但投資者在調整期反而因進一步加強關注,這或是全年較佳的再次入場機會。“如果後續宏觀演進確實向再通脹發展,美國高昂的債券付息金額與財政赤字,以及美國流動性安全墊的逐漸消耗,意味着聯儲進一步緊縮的空間相當有限,與黃金資產高度負相關的實際利率將真正拓展下行空間,黃金的交易賠率將明顯增加。建議投資者積極關注後續價格回落後介入機會的出現。”
在摩根士丹利基金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沈菁看來,黃金的核心影響因素是美國中長期實際利率,美聯儲加息見頂後,十年期美債利率階段性走低催化了黃金價格的啓動。而4月的地緣衝突升級進一步推動黃金價格上行,黃金的避險屬性成爲短期影響因素,這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在局勢略有緩和後黃金價格從新高位置有所回落。中長期來看市場對於美元信用削弱的擔憂,以及各國央行近年來持續購金等行爲共同支撐黃金價格易漲難跌。”
“短期來看,市場搶跑寬鬆預期交易,短期快速衝高可能會一定程度上帶來獲利了結的回調風險。在這種背景下,盲目追漲並不理智。若後續黃金出現回調,仍可逢低進行配置。”國泰基金表示,黃金作爲避險資產,從資產配置的角度,與股票、債券等相關性較低,適合在投資組合裡配置,以平滑組合的波動性。建議投資者結合全球宏觀經濟走勢、地緣政治形勢及全球央行購金情況綜合判斷。對於普通的投資者,建議結合自身風險偏好考慮,或可從長期配置的角度將部分可投資資產配置黃金資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潮新聞、證券時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