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傷害比去年同期高2.6倍 醫:避免10-16點在外曬太陽
▲熱傷害比去年同期高2.6倍!醫師提醒,避免10-16點在外曬太陽。(圖/記者邱顯燁攝)
熱傷害人數隨着氣溫飆升!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5/30因熱傷害就醫人次已達419人,比去年同期的160人次高出2.6倍!醫師提醒,要避免在早上10到下午4點外出曝曬在太陽下,如果一定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遮陽措施,也要帶水和毛巾在身上,必要時可以毛巾沾水擦拭身體,幫助散熱。
而在熱傷害中又以熱中暑最嚴重,有致命風險。新光醫院急診室主任張志華指出,在熱的環境下過久,持續流汗又沒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就容易引發熱衰竭,造成全身性不舒服,一旦沒立即處置,就容易演變成熱中暑,也就是在「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造成身體的核心體溫升高超過40.5℃,同時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障礙,會危及生命。
張志華提醒,一旦出現熱衰竭狀況,當下要立即「躺下、補水、灑水和吹風」,將水灑在身體皮膚,搭配扇風或電扇等,幫助帶走熱氣,這也是最有效的散熱方法,建議一般外出隨身帶毛巾,自己也可將毛巾弄溼後,擦拭身體散熱。
而在補充水份方面,很多人都會有要立即補充電解質的迷思,但張志華強調,原則上發生熱傷害,還是先補充「水」,因爲當下會相當口渴,代表水分嚴重不足,建議補水後狀況改善,在補充電解質。
另外,國健署也強調,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都是熱傷害高危險羣,一定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