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年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雙向奔赴”
視覺中國供圖
青年是一個社會的明天和希望,社會的發展與青年的發展息息相關。隨着我國社會的現代化不斷取得新的進步,關注當代青年的發展狀況和發展目標,認清青年發展和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正確認識青年及其發展目標
青年是一個隨歷史時期的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變化的概念。青年所具有的生理特徵、心理特徵和社會特徵,是我們正確認識青年行爲、瞭解青年現象、研究青年問題、探討青年發展的基本途徑。在認識和研究青年的發展需求、發展路徑等方面,應注意到青年發展的不同階段與不同目標。特別是要注意到這一羣體作爲社會的新成員、作爲社會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新生力量、作爲社會文化的繼承者和傳遞者等特定角色的影響。
視覺中國供圖
青年作爲一個整體,其內部在許多社會特徵上又存在着分化。無論是在城鄉青年之間,還是在青年工人、青年農民、大學生等不同青年羣體之間,他們在發展目標上所面臨的首要任務、在發展途徑上所面臨的主要困難等,都存在一定差別。因此,青年內部不同階層、不同羣體、不同年齡段間的發展目標有所不同,他們實現其發展目標的途徑和難度也有所差異。
比如,對於正在上大學的青年來說,畢業時能夠順利就業,並找到理想的工作,是其首先面臨的發展目標。青年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和效果,可能會因他們各自具有的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別。而對於大量流動到城市打工的農村青年來說,其發展的首要目標則是在城市中找到相對穩定的、具有相應社會保障的工作以及合適的居所,同時還要能夠兼顧到自己的戀愛、婚姻、生育、子女教育等一系列現實生活問題。只有當他們全方位地融入城市社會生活,才能實現其順利發展的目標。
對於青年的發展目標問題,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青年時期是人生最具“理想”特徵的時期。這種發展目標,往往是青年前進的動力。青年的理想和信念,以及相應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青年長遠發展的精神支柱。因此,要容忍青年具有一些看似脫離現實的發展目標。二是青年的發展既包含身心健康、工作順利、生活幸福等衆多方面、衆多內容的發展,也包含屬於不同社會階層、處於不同年齡段的青年的特定發展。三是要充分意識到,現代社會更加多元化的價值取向,會對當代青年的發展目標產生巨大影響,從而導致他們的發展目標呈現出多樣性特徵。因此,在引導和促進青年發展的大方向上,要充分尊重、積極引導,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促進各類青年實現其發展目標。
“成家立業”是青年發展的核心內容
“成家立業”是人生的兩件大事,更是青年發展的關鍵。青年在其他方面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以青年“成家立業”爲基礎和前提。青年一旦在這兩個方面遇到挫折和失敗,往往會極大地影響到其他方面的發展進程和發展效果。
首先,現代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同時,工作在人們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還具有某種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青年來說,就業是他們從受教育階段過渡到工作階段的關鍵性轉變。
工作或職業對於青年來說,不僅意味着一種謀生的手段,還包含着更爲廣泛的社會意義。一方面,工作是青年與社會建立實質性聯繫的重要橋樑。青年只有參與到社會性勞動中,履行該工作或職業承載的社會責任,才真正承擔起某種社會職責。另一方面,工作或職業也是青年實踐自身理想、實際參與和融入現實社會生活的重要途徑。當青年找到一份工作,進入工作崗位,就開始了新的學習。這既包括學習新的工作技能,學習做生產組織或工作崗位的合格成員,也包括學習與單位領導、同事交往與合作。
其次,社會中大部分人的婚姻和家庭都是在青年時期建立的,青年的戀愛、擇偶、結婚、生育也就成爲其人生髮展的另一條主線。在這樣一種成長和發展過程中,青年要學會感受異性間的愛與被愛,更要學習戀人、夫妻、父母等新的角色規範,逐步認識和承擔相應的社會職責。
隨着新家庭的建立,青年男女從戀人變成夫妻,首先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婚姻的調適。實際上,從進入婚姻開始,青年就要開始學習做丈夫、做妻子;當有了孩子後,還要進一步學習如何做父母。而婚姻的調適正是幫助青年順利從單身生活進入家庭生活的重要過程。當青年從兩個獨立的個體組成一個共同生活的家庭,除了個體角色的變化以外,還意味着締結了新的社會關係,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代際關係等。與此同時,青年結婚成家後所承擔的家庭角色,也需要青年爲守護家庭幸福付出相應的時間和精力。這會使不少人要面臨工作和家庭間的矛盾和衝突。特別是對許多已婚女青年來說,她們因爲生理上所承擔的生育重擔,往往比男青年更經常地遭遇這種衝突。
在青年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成家立業”是很多人會經歷的兩個最重要的事件。正是通過這兩個方面的人生經歷和發展,青年完成了從受教育到工作、從原生家庭到新建家庭、從對父母的身心依賴到自我獨立的重要過渡。
社會發展和變遷是青年發展的重要背景
社會發展和變遷既是影響青年發展的結構性力量,也是認識和理解青年發展的重要背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遷,這種變遷構成了一種宏觀的、無處不在的、每一位青年都置身於其中的社會環境。正是這種社會環境,成爲我們認識和分析新一代青年成長過程及其發展狀況的基本背景和客觀前提。其中,對青年發展影響較大的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我國的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這種轉變帶來的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的改變。特別是隨着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隨着科技事業的迅速發展,社會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社會成員的物質生活條件大大改善。所有這些都極大地改變了社會成員特別是青年一代的生存條件和生活方式。當今青年的成長和發展與整個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相伴隨。他們乘上了社會現代化的高速列車,享受着現代物質文明的豐碩成果。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使得年輕一代可以更便利地接受和了解新知識、新技術。
二是社會流動的增加和社會分化的加劇。社會經濟體制的轉變在帶來經濟繁榮和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社會流動的增加、社會分化的加劇,以及新的社會問題的出現。無論是社會流動的規模、範圍,還是社會分化的速度和程度,都使得這一代青年遇到了許多他們的父輩不曾面對的、情形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比如,社會中越來越大的階層分化和貧富差距、農民工進城務工後面臨的城市融入難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等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這些現象和問題都會對青年一代的成長和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三是社會價值觀念的現代化和多元化。40多年來,中國社會在精神文化領域所發生的最大變化,是社會價值觀念的現代化和多元化。“今天的世界很精彩”,展現在這一代青年面前的世界是多麼廣闊無比,多麼豐富多彩,多麼紛繁複雜。這種現代化、多元化的價值體系作用於青年的心理和行爲,導致他們在生活方式、消費、時尚等衆多領域產生了大量不同於其前輩的新形式、新行爲、新潮流。這些改變也會在他們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四是人口生育政策帶來的人口結構變遷。40多年前以控制人口爲主要目標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使得我國社會的人口再生產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有效減緩我國人口增長速度的同時,也帶來了我國人口總體在年齡結構、性別結構等方面的巨大變遷。這種社會人口宏觀結構的改變,又不可避免地衝擊着、影響着我國現階段社會中新一代青年的教育、就業、婚姻、生育和養老。他們在這些方面所面臨的現實、所具有的機會、所遭遇的困境等,無一不與整個社會的人口結構有着緊密的聯繫。他們的成長和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這一“同期羣”自身的規模、結構及其與社會整體人口結構之間關係的制約和影響。
積極構建促進青年發展的社會環境
正是上述幾個方面的社會背景,決定了今天青年的發展路徑會有所不同。他們要達到發展目標所要克服的困難和障礙也有所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從青年發展的各個方面綜合考慮,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積極構建促進青年發展的社會環境,有效地解決青年發展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
其中最爲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爲新一代青年的健康成長和順利發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在這方面,目前我國社會已經具有了一種很好的基礎。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青年羣體爲對象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這一規劃是指導和引領青年發展方向、推動和落實青年發展進程的重要指導性文件。這一重要發展規劃的提出和制定,爲實現新一代青年的發展目標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方向和有力的政策保障。
接下來需要努力去做的,就是要在各級政府部門、青年組織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將這一發展規劃的任務切實落到實處。特別是對各級共青團組織來說,要在具體落實各項舉措的過程中承擔起重要的責任。要成爲廣大青年的知心朋友,廣泛瞭解各類青年羣體、深入瞭解當前青年的生活狀況,認真傾聽青年的聲音,及時發現當前存在的問題,推廣好的做法,在落實青年發展規劃、促進各類青年更好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從目前情況看,規劃所確定的時期已經進入後半期。在新的形勢下,一方面要特別關注青年發展需求的時代變遷,關注時代變遷對青年發展目標和發展途徑的影響。要依據這一規劃所提出的任務積極行動,儘可能圓滿完成和實現發展規劃所提出的各項目標。真正爲廣大青年的成長、成人、成才、成功創造出一種積極、寬鬆、有效的社會環境。
另一方面,要在積極引導和實際參與青年發展實踐的基礎上,提高對青年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關係的認識,努力構建能很好促進青年順利發展的社會大環境和有效路徑。而且,有必要在這種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具有新時代特色、有堅實的發展路徑基礎且與新一代青年當前狀況相適應的青年發展理論,向着建設青年發展型社會的目標努力。
(作者系廣西師範大學講席教授、南京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風笑天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