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毛澤東痛心的古寧頭戰役——沒有任何戰役能超越(十)
導彈恫嚇替代對話
金門戰役後期的「砲彈」和「宣傳彈」,在充當了幾十年的「蚊子」之後,讓老蔣和小蔣都「痛」了幾十年,也「癢」了幾十年。但在「金門砲戰」停歇後,這種「痛」和「癢」,雖然不再直接感受於「皮肉」的痛癢和看得見、摸得到的現實,但是包裹在金門戰役尚未結束的這個「現狀」裡面的毒素,並沒有出來,更沒有隨着砲戰的停止而消散,而是演變成了以「導彈」「飛彈」爲「恫嚇」,原本的皮肉之苦,變成了心驚膽戰的「心絞痛」。
這期間,兩岸之間以「導彈」「飛彈」的恫嚇對話方式,從1979年一直延續到1999年,整整延宕了20年。而這種金門戰役的延宕,使得「一邊一國」「一中一臺」叫得最響的陳水扁,在當上了臺灣的「中華民國」總統之後,兩岸意見分歧、隔絕最爲嚴峻的時刻,讓這位阿扁總統也不敢向「獨立」邁出實質性的半步。
「飛彈」的威力依賴於「金門」的紐帶,就以這樣的延宕形式,將金門戰役持續地發揮着它那只有「延宕」纔可能發揮出來的巨大作用,而時刻護衛着「一箇中國」的根基和「兩岸一家親」(習近平總書記語)的情感。
但是,金門戰役作爲一個尚未結束的戰役,它裡面所包含的至今無法釋放的「戰爭因素」,仍然在時刻威脅着兩岸表面維持的「和平」,其隱蔽的硝煙,並沒有隨着金門的「小三通」和今天國共兩黨的「互動」散去,而是在以各自隱忍的方式,來表達着各自的訴求。
金門戰役已經延宕了65年,在這65年不短的歲月裡,毛澤東與蔣介石,都未能對金門戰役的最終結局,做出過任何的判斷和預期。對於金門戰役的歸宿,到底是會以大陸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方式進行?還是會朝着以臺灣「獨立」的「三民主義」方式,將金門戰役的這根導火索重新點燃,再次置「金門」於戰火的最前沿?我們同樣不能做出任何的判斷與回答,甚至,我們連它今後的走向與發展,也都是無法把握住的。
因此,在我們的這部《金門戰役紀事本末》一書中,通篇未曾涉及「結束」這一話題,而是通篇冠之於「延宕」之詞,來表述這場仍在持續、發展的金門戰役,以此來提醒並告誡讀者們,尚未結束的金門戰役依然潛伏着戰爭威脅。
仍然存在的威脅,當然是指大陸與臺灣的兩岸之間,在至今尚未得到「統一」的前提下,只要兩岸沒有簽訂「和平協定」,海峽兩岸從理論上來說,依然是處於「戰時」的「戰爭狀態」當中;儘管大陸方面,當年的「福州軍區」建制,已經在20世紀80年代撤銷,前線部隊的指揮部,也都後撤到了近千里之外的南京,福建的作戰部隊不再稱之爲「前線」,而隸屬南京軍區。但是,駐守在福建沿海的部隊所承擔之「作戰」任務,始終沒有改變;其應對「當面」之敵和作戰的「對象」,依然是以「臺軍」和來自於臺灣、來自於臺灣海峽對岸的戰爭威脅。
史上延宕最長戰役
金門島上的今天,雖然可以看見來自大陸的如織遊客,但其島內至今駐有幾萬兵力,金門島內自1956年起耗時幾十載挖成的坑道、戰壕、地堡,絲毫也不敢對遊人開放,更不敢在戰略意義上,有絲毫的懈怠;這些幾乎被掏空的「地下金門」;步兵、砲兵陣地;彈藥庫、交通壕、軍人宿舍、野戰醫院等其他應有盡有的地下設施等,它們的每一個用意和每一件戰爭武器的最終作用,都是爲應對金門戰役的延續,爲應對可能再次爆發的臺灣與金門登陸作戰和隔海作戰,爲「隨時可能再起的兩岸戰事」所做的準備。
由此,我們有理由說,金門戰役是一場中國幾千年戰爭史上、甚至世界戰爭史上延宕最長的「戰役」,其曠日持久的時間,迄今沒有任何一個「戰役」超過了它。(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