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食物走出森林

今年5月,隨着鮮食玉米播種作業的開始,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江森工集團”)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的萬畝鮮食玉米項目正式拉開帷幕。項目充分利用林區的土地資源和生態條件,根據森林耕地土壤條件、林區特殊環境、播種生產採收排期,爲種植戶定製化地開展了測土配肥、生產排期、管理跟蹤等技術支持,致力於打造高品質的有機鮮食玉米生產基地。

龍江森工集團是我國國有重點林區之一,森林經營總面積658.57萬公頃,分佈在黑龍江省的小興安嶺、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等山系,是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綏芬河四大水系的發源地和涵養地,也是東北大糧倉的天然生態屏障。近年來,集團深入踐行“大食物觀”理念,向森林要食物,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培育森林食品龍頭企業,逐漸形成了“一場一品”“一局一業”的發展路徑。

打造特色森林食品

龍江森工集團的森林耕地腐殖質肥沃、晝夜溫差大,可以產出品質極佳的森林農作物。

近日,記者來到龍江森工集團的北方寒地羊肚菌種植示範基地,看到10棟羊肚菌種植大棚內栽滿了西瓜、豆角、綠葉菜等作物。龍江森工集團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寶山林場的技術員樑兆國告訴記者:“我們剛收完今年的最後一茬寒地羊肚菌,每個棚產出近600斤鮮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現在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是改善一下土質,等到‘十一’前後再種下一批。”

對比黑木耳等傳統食用菌,羊肚菌有投入少、收益快、市場售價高、項目前景好等優勢。爲了加快原有食用菌產業升級,經過市場調研,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把羊肚菌種植項目列入重點工作內容。

不過,羊肚菌產地主要分佈在我國雲南、四川等省份,受種植難度和溫度的限制,羊肚菌在黑龍江屬稀罕物。爲此,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和研發團隊在四川、湖南、山東、江蘇等多個省份考察學習,成功改良了羊肚菌二級菌培養基配方,自主提取野生一級菌進行試種,終於攻克了北方地區羊肚菌人工栽培關鍵技術,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優質食用菌品牌。

“羊肚菌生產不佔用林地、不浪費土地,還可以增加土地產出率,通過對大棚的環境調控,可以實現一年兩熟。現在羊肚菌人工培育技術已經十分完善,通過我們的指導,周邊已經有很多農戶投入羊肚菌種植。”樑兆國說,羊肚菌栽培攻克了技術難關,有效推動了公司食用菌產業的升級換代,北方寒地羊肚菌與南方產區羊肚菌形成了錯季上市,鮮品的銷售價格比較優勢明顯。

經過2年探索,北方寒地羊肚菌“模式可行、技術可靠、效益可觀”的產業優勢得到充分驗證。預計2024年至2026年,龍江森工集團將逐步實現200棟、500棟、1000棟規模化合作種植,到2027年將形成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寒地羊肚菌產業集羣。

不僅有亞布力的羊肚菌,八面通沙棘、迎春黑蜂、葦河山野菜、樺南紫蘇、穆棱西洋參、東方紅刺五加等食物也在黑龍江的森林中茁壯成長。目前,龍江森工集團的森林食品產業已有60個項目,開發出12大類160多個品種,逐漸有了森林食品“百花齊放”的端倪。

“森林資源是森工的獨特優勢,由此而生的森林生態產業也一定有巨大的競爭優勢。我們要充分認知資源稟賦的比較優勢,在一產基礎上生成有特色的二產。”龍江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冠武表示,要實施“強加工”計劃,深挖森林食品、森林果蔬、中藥材等資源稟賦,謀劃生成和引進一批具有森工特色的深加工項目,努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不斷擴大優勢。

持續推進生態建設

在亞布力滑雪場駛向中國雪鄉方向的亞雪公路507公里處,遠遠地就能看見林海中有一個三產融合示範基地,這是由龍江森工集團和東北農業大學聯合打造的功能完善的森林級田園綜合體。

走進示範基地,一個特殊的養殖大棚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整潔的環境,蓬鬆的“牀墊”,工人正忙碌地爲小豬投放飼料,100多頭小豬的吃喝拉撒睡全都在這張神奇的墊料牀上解決。這個養殖基地打破了以往對豬舍髒亂的固有印象。

“這是我們深度研發的生物技術發酵牀生態福利養殖,能夠有效變廢爲寶,促進生物科技、三產融合循環發展。”亞布力林業局有限公司驚哲森林食品集團公司經理張雪久向記者介紹,發酵牀生態福利養殖,是利用生物技術益生菌液與秸稈等有機質墊料做成發酵牀的創新工藝,墊料採用玉米秸稈、稻殼、木屑、廢棄食用菌袋等材料。

張雪久告訴記者,秸稈和廢棄食用菌袋做墊料的發酵牀,在微生物益生菌的作用下,與豬糞便中的有機物、氨氮及磷合成菌體蛋白,能夠降解並消化養殖產生的糞尿及有害氣體,有效解決大規模養殖污染問題,實現了零污染、零排放。發酵牀墊視情況每1年至2年更換一次,廢棄的發酵牀墊料還可以作爲最優質微生物有機肥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更好地實現黑土地保護修復。“這種養殖方式能實現年出欄商品豬3000頭,消耗600畝玉米秸稈,分解豬糞尿1650噸,還田有機肥5000噸。”張雪久說。

除了發酵牀生態福利養殖外,示範基地中還有多種生態創新模式實踐。節能陽光大棚發酵牀養殖,組裝快捷、冬暖夏涼,每平方米建設成本比集約化棚舍節省62%;秸稈溫室發酵牀養殖,以壓縮玉米秸稈塊爲牆體材料,可移動、不破壞地表,每平方米建設成本比集約化棚舍節省42%;移動式發酵牀籠舍養雞實現無養殖污染,具備普遍推廣價值;發酵牀養豬更是擴展到發酵牀養牛、養羊、養雞、養鴨、養鵝等多種生態養殖。

生態產業是先進的、環保的、科學的,不是具有周期性的傳統產業,更不是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消耗產業。作爲務林人,生態建設始終是森工的主責主業。在向森林要食物,深入踐行“大食物觀”理念中,龍江森工集團持續推進生態建設,推動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

做強做大森林品牌

來到龍江森工集團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果蔬大棚內綠意盎然,一派即將收穫的喜人景象。

在水果柿子暖棚,棚內安裝有自動捲簾機,供暖系統、測溫測溼系統、滴灌澆水系統等都有效提高了大棚的現代農業機械化水平。“今年農曆正月十五後栽種的9棚柿子,已經產了7萬斤。我們與哈爾濱、牡丹江等城市果蔬市場簽約,銷路不是問題。”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森林食品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王勇告訴記者。

每年秋冬季節,黑龍江的蔬菜水果市場大都被外省產品佔領。少了氣候優勢,怎樣讓本土果蔬有市場?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的種植秘訣就是“搶前抓晚”——冬春季早育早收,夏秋季晚育晚摘,同時打出“森林果蔬”品牌。

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的果蔬大棚建在原貯木場空地,從最初的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到如今的葡萄、板栗、南瓜等,越來越多的高附加值作物入駐果蔬大棚,棚內四季常青。

在龍江森工集團的森林食品展銷中心,展示櫃上的森林食品琳琅滿目:凍幹松茸,比傳統曬乾松茸更保留了食物的原鮮;短梗五加口溶膜,厚度薄於口香糖便於攜帶;紫蘇油膠囊,採用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法,充分保留了紫蘇的活性成分;還有山核桃仁、香菇脆片、紅松子仁、野生藍莓果乾等,都成了獨具龍江森工林區特色的高端旅遊伴手禮……無一例外,產品包裝上都印有代表龍江森工森林食品的“森”標。

現在,龍江森工集團的“森”標和“黑森”自主品牌森林食品已經進駐600餘家大型連鎖商超,48款產品獲得“黑土優品”“九珍十八品”黑龍江省級公用品牌使用權。

“各林業局都有自己的好產品,我們公司就是做龍江森工集團森林食品的‘銷售總端口’。”黑龍江森工森林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英明表示,今年,將聚焦主責主業,做大市場銷售份額,做強品牌銷售價值,進一步擴大“森”標、“黑森”品牌影響力,打造商超、展銷中心、社區電商、專區團購一體化銷售體系,不斷擴大市場份額,逐步將貿易性收入轉變爲生產性收入和品牌銷售收入,基本實現“森”標高端系列產品全部落地和充分市場化銷售。(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馬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