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的人,都曾是缺愛的孩子

根據我在臨牀心理諮詢中的觀察,有三種原生家庭的問題模式帶給孩子的影響最大,分別是控制型、指責型和忽略型。其中,控制型和指責型原生家庭對於孩子雖然負面影響強烈,但往往父母還是關注孩子的,而忽略型家庭處在兒童教育的另一個極端。所謂“忽略型”原生家庭指的是:在原生家庭中,撫養者對孩子的愛、關注、依戀以及情感支持過度缺失或嚴重不足。

成長過程中愛的缺失,會導致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和控制感,成年以後,容易展現出如下這些人格特點:

1. 對於依戀需求強烈:

在關係中有很強的分離焦慮,難以耐受孤獨,對陪伴需求強烈,渴望與人建立非常貼近的關係。人際交往中,常表現得“黏人”。異性交往中,常常難於拒絕追求者,難以忍受失去別人的愛。這有時會導致他們同時與多位異性保持曖昧,以滿足自己對愛的渴求。

2. 強烈的不安全感,控制慾強

在關係中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愛,因而常展現出控制慾、佔有慾。比如:在朋友交往中,不許自己的好友再擁有其他好友。親子關係中,只許孩子跟自己親近,不能容忍孩子跟其他撫養者親近,或對孩子的行爲控制慾強。親密關係中,不許伴侶跟異性朋友交往,或密切關注伴侶的一舉一動……

3. 渴望關注,討好傾向

在羣體中,渴望大家的認可和關注,在乎他人的評價,試圖讓他人滿意,試圖證明自己的價值,刻意迎合與討好他人,害怕關係破裂。在親密關係和家庭關係中,害怕被拋棄,害怕失去親人的愛,因而常常展現出卑微和討好的姿態。

總而言之,“忽略型”原生家庭氛圍下長大的孩子,終其一生都在渴望愛、尋求愛,爲了得到愛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他們對愛一直保持“飢餓”和“貪婪”,似乎再多的愛都“吃不飽”,並且一直處於患得患失的忐忑中,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擁有愛,潛意識中總有一種“我不配得”的感覺,即使得到了愛也總擔心自己會失去,一生都生活在“不安全感”之中。

與此同時,根據我在臨牀心理諮詢工作中的觀察,很多成長於“忽略型”原生家庭氛圍的人,還容易出現各種焦慮性的軀體症狀,以及因此產生疑病症狀,嚴重者會不停跑醫院,反覆做檢查。究其背後的心理原因,其實不難理解:通過身體的不舒服,喚起自己以及家人對於自己愛和關注。這其實也是我們潛意識裡彌補“愛的渴求”的一個重要心理途徑。所以,我常常對來訪者說,也許你不是真的生病,而是真的缺愛。

正如前文所說,成長中愛的缺失會讓我們產生嚴重的“不安全感”,一方面對愛保持“飢餓”和“貪婪”,另一方面又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擁有愛,潛意識中總有一種“我不配得”的感覺,害怕傷害了對方,對方就會拋棄我們,因此在關係中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其實,愛不是那麼脆弱的,每個人都有受挫折的能力,人和人之間是有“情感存款”的,你可以讓別人失望,但不會輕易失去他們對你的愛。你需要對人和人之間的情感多一點信任和信心,更需要看到自己的價值。你要堅定地告訴自己:我“值得”被愛!

你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練習見證自己的被愛,告訴自己這份愛是有“抗挫折”能力的,不會輕易失去,這樣可以幫助你恢復心理上的安全感。當你的安全感得到恢復和提升,你的“討好”傾向和“控制”需求都會得到緩解。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曾經做過什麼事情傷害了某位對你很重要的人,但這件事並沒有影響你們的感情。然後問自己幾個問題:我身上有哪些特質是他認可和欣賞的,讓他即便受挫也願意繼續和我保持關係?我曾在哪些時刻幫助或陪伴過他、或給過他情感支持?我給他帶來了什麼樣的情感價值?

對於我傷害了他這件事,他是怎麼想的,才願意繼續和我保持關係?

最後,在心底默唸三遍,“愛是經得起挫折的,我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我擁有的愛是安全的、真實的、持久的。”

作者:唐婧,張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