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語教英文 學者:加重能力雙峰

蔡英文政府力推雙語政策,逐步推動全英語授課,卻引發不少英語教師抱怨,更擔心用英語解釋文法,學生根本聽不懂。圖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政府任內推動的雙語政策,使教學現場怨聲載道,連教英語課的英語教師也深受其害。由於「全英語授課」是重要推動項目,有教師認爲「用英文教文法」有難度,學者則擔心在英語能力呈現雙峰情況下,可能會影響能力後段學生的應考狀況。

教育部長潘文忠曾表示,雙語政策的目標之一爲「二○二四年達到六成高中以下學校的英語課程採全英語授課,二○三○年所有學校達標」。「全英語授課」指該學期英語課程中使用英語教學比率七成以上,代表一節四十分鐘國小課程,英語授課時間須達廿八分鐘,國中一節課四十五分鐘,至少須達卅二分鐘。

然而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國中英語教師陳俊裕卻質疑,以英文解釋一般課文、向學生提問的影響不大,若教文法就有困難。從事雙語教育研究的臺師大教育學系教授林子斌也認爲文法最困難,若解釋單字在不同情境下的意思時,多半仍須中文輔助。

由於過去五年國中會考中,其中四年代表「待加強」的C級考生佔比,最多的科目都是英語科,英語程度雙峰現象一直是教學現場隱憂。因此,林子斌反對在英語課堂上綁定固定英文比率,否則國小還可實施七成教學比率,國中生面對會考,基本聽說讀寫與文法皆出現在會考考題,若老師在講重要文法時要用七成英文解釋,恐影響未來的考試。

林子斌指出,臺北市和其他資源較爲弱勢的縣市,學生英文程度落差大,不管英語課或其他雙語課程,都應依學生程度搭配教學,而非綁定固定比率,否則老師用英文講課、學生聽不懂,根本學不會內容。

日前一場高雄市雙語教育公聽會上,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代表就提出,對中下階層學生而言,唯一能接受教育的機會就是學校,許多涉及高層次思考的內容,須透過熟悉的語言吸收、學習,雙語教育正是導致「學科學習失敗」的主因。陳俊裕擔憂,雙語教學可能會加重現行英語能力雙峰問題,也可能導致厲害的學生學不好、很糟的學生也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