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在合肥舉行 專家共研智能汽車產業化新徵程

中新網合肥9月29日電(記者 張強)9月28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六屆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GIV2023)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會上,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等圍坐一堂,共研智能汽車產業化發展新階段。

9月28日,第六屆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圖爲活動現場。 合肥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認爲,發展智能汽車既是戰略選擇,也是產業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智能化決定了汽車革命下半場競爭的勝負。

張永偉說,中國智能汽車產業有三大支撐力量:電動化,信息通信,大數據、大模型與人工智能。要加快明確智能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全鏈條規劃建設汽車智能化供應鏈;要有明確的汽車芯片發展戰略;在汽車軟件領域加快戰略性佈局;要支持跨界力量全面參與汽車智能化進程;加強頂層設計與組織協調,制定智能汽車發展新規劃;構建智能汽車發展的政策體系;立足智能化發展,加快完善法規體系。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講席教授兼院長張亞勤在談及生成式AI大模型未來發展方向時說,目前全球約有200個大模型,其中190多個或被淘汰。對於大模型的市場洗牌,要靠市場競爭來決定。

後摩智能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吳強表示,智能汽車行業正朝着更智能、更高性能的方向發展,這需要更強更好的芯片,同時爲了讓汽車智能化能夠更好地普及和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提升性價比,因此芯片企業要提供的是大家用得起的高性能芯片。通過技術創新去解決芯片計算效率提升過程中的一些本質問題,這樣的方式更適合中國的芯片企業。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部部長王曉明說,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尚處於探索期,技術路線不夠明確,而且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也更長,參與主體更多,產業鏈比新能源汽車更復雜。總體來看,新時期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政府、行業都很難直接套用新能源汽車的模式和經驗,更多依靠行業、市場的力量,而不僅是政策的力量。

王曉明認爲,智能網聯汽車更依賴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模式,這樣的發展態勢下,構建產業合作生態是非常關鍵的。國家層面也應加強合作平臺建設,完善法律法規與標準;企業應該積極探索智能汽車商業模式,打造產業生態;投資機構應該注重科技創新與模式創新,避免無效投資,合理的商業模式比政府補貼更重要。

NVIDIA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劉通介紹,未來的芯片將是融合型的,不僅用於智能駕駛,還用於智能助理。過去,智能駕駛芯片負責駕駛,車內助理芯片處理複雜的AI任務。未來人工智能會融合,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任務將相互影響甚至相互利用。(完)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