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增“獨角獸”銳減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23日報道,圍繞初創企業的資金流向正在發生變化。被稱爲“獨角獸”的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未上市企業,目前在全球每月平均出現7家,比2021年高峰時減少80%。

因貨幣緊縮政策而陷入困境的企業也非常多。美國風險投資業界已把重心轉移至挖掘和培養具有潛力的企業上。

6月下旬,一家社交軟件初創公司決定解散。它就是通過軟銀集團旗下願景基金的出資,於2021年被估值爲11.7億美元的IRL。據悉該公司號稱有2000萬名用戶。

對於突然解散,IRL的發言人解釋說:“(社交軟件)95%的用戶都是機器人僞裝的,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人。”因爲沒能兌現向投資者承諾的數字,所以採取了不正當行爲。

因網上銷售機器人制作的比薩而備受矚目的祖姆比薩公司也進入了破產清算程序。2018年該公司曾被估值22.5億美元。從業務收縮到裁員,最後面臨資金週轉危機——獨角獸企業正陷入越來越嚴重的困境。

根據相關數據,2021年時,以美國和中國爲中心,全世界每月平均誕生50家獨角獸企業。願景基金等“成長後期”階段的投資者利用資金實力提高相關企業的價值,從而導致其批量出現。

初創企業的資金支持在不同發展階段作用不同。相對於支持創業的“種子”(創業期)和推動事業模式確立的“早期”(成長初期),成長後期的投資者支持增產和擴大份額。在成長後期,單純以首次公開募股(IPO)之際的價格上漲爲目標的投資也非常突出。

然而,隨着美聯儲快速加息,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根據美國迪羅基公司的數據,2022年美國IPO企業的融資額爲220億美元,與2021年相比減少90%以上。2023年也將持續低迷。貨幣緊縮政策使得投資者很難承擔風險,收益基礎薄弱的獨角獸企業上市股票很難被買入。

成長後期的投資者失去了IPO後高價出售的機會,被迫縮減投資。美國2023年二季度的風險投資額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48%,降至398億美元。這就是獨角獸企業突然減少的原因。

不過,在美國硅谷聽不到悲觀言論。美國一家風投基金的管理人員說:“連續創業者建立的初創公司,比2022年籌集到更多的資金。”

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的繁榮也令人樂觀。美國領英公司創始人裡德·霍夫曼等人一年前創立的此類初創公司Inflection AI已募集到15億美元的資金。根據美國CB風險投資公司的數據,此類獨角獸企業價值排名靠前的是北美企業。

2023年一季度,創業期美國企業的資金籌措額中位數是每家290萬美元,而且一直在增加。這與籌資規模縮小的成長後期階段企業形成鮮明對比。重心正逐漸迴歸扶植新一代企業上。

美國破產諮詢機構舍伍德夥伴公司聯合創始人馬丁·皮欽森表示:“正在發生重大調整。”每當信息技術泡沫破滅或雷曼危機這樣的衝擊來臨,初創公司的生態系統都會催生出新行業。

到底哪裡能夠汲取獨角獸企業陷入困境的教訓,在下一次創新中掌握主導權呢?風險投資的眼光不僅在美國,也在全世界受到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