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閻峰:抓住佈局中國資本市場的黃金時間窗口

“當前是全球投資者增配中國資產的黃金時間窗口。”全國政協委員、國泰君安國際董事會主席閻峰在兩會期間表示。

就目前A股和港股而言,閻峰認爲,一方面不少核心資產估值仍處於較低水平存在價值投資機遇,另一方面較多成長股業績正在改善、估值水平不高,價值窪地和增長高地機遇並存,爲投資者提供了雙重投資機遇,爲全球投資者抓住機遇增配中國資產、避免踏空提供了黃金時間窗口。

“作爲投資者必須具備全球視野,以歷史視角來分析和研判全球政經博弈下的國力變化,認清財富流動趨勢,才能做到透視未來,早着先機,抓住佈局中國資本市場的黃金時間窗口。”閻峰說。

2024年7月,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公司創始人瑞·達利歐發佈的《2024年度大國指數》(Great Power Index 2024)研究報告認爲,中國國力指數居全球第2,但呈現上升趨勢;全球政經大趨勢是東昇西降,全球地緣政治權力的再分配將導致財富地緣結構的變化,亞洲和太平洋世紀即將到來。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持續向好,未來十年有望爲全球資本市場提供核心資產。”閻峰稱,究其原因,是中央政策層面的堅定支持、推動長線/機構投資者增加權益資產配置投資,以及證監會通過落實分紅、市值管理、強化法治等改善公司治理的結果,更是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預期的反映。

就2025年而言,閻峰認爲,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將在促進居民消費回升、加大公共和私人投資等方面積極發力,5%左右的經濟增速能夠實現。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健康發展,爲資本市場長期向好提供了保障。

閻峰預計,未來十年,隨着中國政府公共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加快釋放,太陽能、新能源車、無人機、基礎設施、航天航空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進一步擴大,人工智能、半導體等方面創新技術發展有力賦能智能製造和產業升級,中國關鍵行業的核心企業將成長爲全球資本市場核心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爲全球經濟提供增長動能,爲全球投資者提供提升組合回報的機遇和載體,增加中國資本市場資產配置是全球投資者必要而正確的選擇。

全球投資者增配中國資產、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成爲一大趨勢。根據市場資金流動研究機構EPFR截至 2024年第三季度數據,中國A股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年內累計流入金額摺合約750億美元,同比增長50%。國際金融協會(IIF)2025年2月發佈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1月外國投資者積極佈局中國資產,中國股票和債券吸納的外資淨流入總和超過了100億美元,這也是自去年8月以來外資首度同時增配中國股票和債券。

閻峰認爲,境外投資者的深度參與,將進一步提振國內投資者的信心,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有利於企業大幅提升擴大股權和債務融資規模,實現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相互促進、資金資本良性循環。

“未來十年在中國資本市場大幅擴容、金融中心地位大幅提升、人民幣國際化邁出重大步伐、補足金融短板後,中國綜合國力有望接近甚至超過美國成爲全球第一,中國資產將能夠進一步成爲全球投資者投資組合核心資產,爲全球投資者持續創造價值、提供增長。”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