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建議構建綜合儲能系統,推進低碳中國進程
2024年全國兩會開幕在即,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抽水蓄能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動力電池成爲儲能終端的潛力大。今年他將針對構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爲主,電動汽車等其他多種儲能形式爲輔的綜合性儲能系統,推進低碳中國進程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今年是劉漢元連續27年參加全國兩會。回顧過往,劉漢元一直在圍繞完善政策機制、提高低碳能源自給率、保障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積極爲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鼓與呼”。
大力推動新型儲能發展
劉漢元表示,結合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各自特點,二者優勢互補,構建以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爲主,電動汽車等其他多種儲能形式爲輔的綜合性儲能系統,有望爲大規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形成有力支撐,助力新型電力系統打造,推進低碳中國進程。
基於此,劉漢元擬提出三方面的建議。
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驅動力度,補齊歷史“欠賬”,跟上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集中精力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大規模開工建設抽水蓄能項目,尤其是距離負荷中心近、建設週期短的中小型離河抽水蓄能項目。用5到10年時間基本全部完成,同步甚至適度超前於電網的改造升級。同時,繼續開展抽水蓄能站點勘測工作,強化優勢資源儲備力度。
二是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新型儲能發展,支持新型儲能參與調峰調頻的投資和建設,引導和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儲能業務,用市場化機制解決儲能面臨的問題。鼓勵並推動部分局域網、微網、自備電網率先實現發儲用一體化解決方案。
三是加快研究制定電動汽車參與電網儲能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加快車網互動技術研發,不斷提高電動汽車與電網協調運行的可靠性、經濟性,引導車主參與智能化有序充放電,推動電動汽車以市場化方式參與電網儲能服務。
抽水蓄能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劉漢元指出,抽水蓄能是目前最成熟、度電成本最低的儲能技術,能量轉換效率在75%左右。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抽水蓄能度電成本可降低到0.1元/kWh左右。近十多年來,我國抽水蓄能發展速度不及預期。根據相關機構預測,我國要實現碳中和目標,按最保守估算,到2025年抽水蓄能電站裝機規模需達到130GW,2030年達到250GW。
劉漢元認爲,過往制約我國抽水蓄能發展的核心問題是電價制度不夠完善,缺乏合理的回報機制;建設週期長,生態環境及地質條件要求嚴格,審批困難等。
在他看來,我國抽水蓄能站點資源並不稀缺,2020年12月啓動的新一輪站點普查共篩選出資源站點1500餘個,總裝機規模達1600GW,且分佈較廣。同時,隨着兩部制電價落地,阻礙抽水蓄能發展的核心問題有望得到解決,產業預計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我國常規水電站改造資源也很豐富,總裝機規模達到422GW,是已建成抽水蓄能電站規模的8倍多。通過對梯級水電及不同規模的常規水電進行改造,可形成混合抽水蓄能電站,不僅改造週期短、投資小,還能提高現有電網利用率,是未來抽水蓄能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劉漢元稱。
動力電池成爲儲能終端的潛力大
與抽水蓄能相比,鋰電池儲能具有系統效率高、響應速度快、選址靈活性大、建設難度低、建設週期短等特點。劉漢元表示,隨着電池價格不斷降低,以鋰電池爲主的新型儲能獲得快速發展,具備了大規模應用的經濟性。
他判斷,鋰電池儲能的系統建設成本已降到1000元/kWh以內,且電池價格還在持續降低,未來不久系統成本大概率會降低到500元/kWh左右,充放電循環壽命可達8000至1萬次,按年充放電次數500次計算,鋰電儲能的度電成本可以降到0.1元/kWh左右。
“隨着電動汽車的爆發式增長,車載動力電池也具備了成爲儲能終端的巨大潛力。”劉漢元認爲,如能有效利用電動汽車大量閒置時間和冗餘充放電次數,作爲分佈式儲能單元接入系統,用電高峰時向電網反向售電,用電低谷時存儲過剩電量,不但能爲電網穩定作出貢獻,還能以市場化方式通過充放電價差獲得相應收益,分攤購買整車或電池包的成本,實現電動汽車和電網的良性互動。
劉漢元透露,根據測算,一輛價值30萬元、電池容量100kWh的電車,按每天充放電兩次套利計算,大約7到8年時間即可收回全部購車成本,“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5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到5億輛以上,電動汽車佔比超過90%。屆時,僅依靠電動汽車即可滿足我國電網2至4天的儲能需要”。
“今天的配儲只是偶爾調用甚至從來沒有調用,未來的儲能應當成爲智慧電網、新型電力系統中一個獨立且重要的組成部分,維持發電端與用電端之間的平衡,成爲市場機制下的一項重要產業。”劉漢元總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