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道德模範汪品先院士:相比“有名”,總把學生事情放在心頭的教師更受學生敬重
“教育和產業不同,沒有GDP之類的(量化)標準”“中國已建成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教育系統,接下來的任務是從量變到質變,我們在科技上必須完成從‘原料輸出型’向‘深加工型’的轉變““‘教育救國’在當下的新解就是增強軟實力,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在如今的大好形勢下,營造教育界創新思維的大環境”……
10月9日下午,同濟大學一二九禮堂內,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和百餘名學生面對面的一位鶴髮童顏的先生——8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幾天前,他剛被授予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從北京領獎回來後,汪品先依舊騎着那標誌性的腳踏車穿梭在校園,像一位勤勉刻苦的學生,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繼續投身教育和科研……這一天的講課結束後,學生們送先生的一束鮮花,被他擺放在自行車籃筐裡。
這位笑意盈盈的“單車院士”,依舊是同濟校園裡的一道風景——學生們再熟悉不過,且一次次從他的身上感受到爲人師者的“光環”與“能量”。
(講座結束後,汪品先騎車離開 吳金嬌/攝)
不必照搬他國經驗
中國教育需要有“中國學派”
這一次受邀給全校中層幹部代表、新進教師以及研究生導師代表做講座,汪品先開頭就拋出兩個問題: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教育體系?我們應爭當怎樣的教師?
他從中國古代的書院制度、科舉制度談起,橫向對比歐美現代大學和現代科學的興起,總結出一個觀點:科學改變了世界發展的速度,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現代科學在大學中產生,奠定了大學在文化引領和科技創新上的重要地位。
從古至今,無論西東,教育形式始終具有多樣性。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教育一直在學西歐、學蘇聯、學美國的路上徘徊彷徨。“直到今天,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在數量上處於黃金時代,但是依舊沒有‘站穩’。”
想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教育是重要切入點。在汪品先看來,隨着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教育模式也在演變,沒有一種現成的教育模式值得照搬。
“環顧當今世界,沒有一種外國的教育制度全盤完美,更不能完全適應中國的實際。”汪品先強調,這一時代背景也正凸顯了當下高校教師的責任和使命所在:要釐清傳統教育的利弊,分析世界教育事業的走向,結合華夏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創新思維特色的教育體系。
一言以蔽之:中國教育,需要有“中國學派”和“中國模式”。
應試教育還是創新啓發教育
不可否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成果豐碩,人才近年來呈井噴式增長。汪品先舉出一組數據: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4183萬人,相當於加拿大人口總數;我國理工科畢業生數量高居世界第一位,但從科技創新來看,雖然SCI發表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我國的科學水平離第二位還有距離。
“如果把數量當作質量自我陶醉,那可是要犯錯誤的。”汪品先的話擲地有聲:“多年來,我們尚爲擺脫科學上的‘外包工’身份,一直針對外國出的題目,使用外國買的儀器,做求在外國發表的論文。”他打了個比方,我們製造“零件”,但“機器組裝”,科技創新的源頭仍不在中國。
要完成從量的提升到質的飛躍,轉型是關鍵!而成功的轉型,則需要大力弘揚創新、鑽研的精神。
汪品先直言不諱,在這一點上,很多現狀不夠理想,有待改進。比如,來自博士論文層面的科學突破就顯得乏力。縱觀全球,不少學術上的突破、創建,都來自博士論文。在科學史上,案例比比皆是,愛因斯坦於1905年發表狹義相對論,同年他獲得了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此外,伽莫夫宇宙起源假說同樣源自學生的博士論文。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汪品先也曾與國外同行交流,他得到的答案是,“大概就是education(教育)和training(訓練)的區別。” 這正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如今,不少高校還存在把研究生課程簡單等同於本科七年級的情況,沒有對人才進行階梯式培養。同時,“教育爲考試,考試爲升學”的應試教育模式依然存在,損害了學生的發展。
“高等教育的目標並不是將人變成計算機,而應當是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在他看來,急於求成的教育培養出的是機器,可以在短期內服務,但從長遠來看,缺乏創新、不會創新,這是萬萬不行的。
作爲創新基地的大學不同於商店,學術層面需要長期穩定才能發展出特色。不斷折騰,千人一面正是大學創新的兩服毒藥。汪品先反覆提及,“我們要營造創新啓發式教育的良好生態。學校不是批發知識的倉庫、製造文憑的工廠,而是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洪爐。”
從傳授知識到培養能力
大學呼喚懂創新的教師
保護好教育的生態環境,懂教學的教師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在講座中,汪品先專門提及了一件趣事。1978年,他參加石油科技代表團出訪,在美國大學的書店裡發現一本“新生指南”,書的內容竟然是教學生如何分析老師。他想起自己的兒子在國外求學時也向他吐槽過,打了一天工後去聽某位教授的課,結果發現非常枯燥無趣,連連感慨不值。“可見,每個學生的心中對老師都有一杆秤,做老師要警惕被學生看不起。”
一節45分鐘的課,如何讓學生感到值得?在汪品先看來,離不開教師對課堂教學的鑽研和耕耘。每位老師都應該發揮自身優勢和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
觀察汪品先的課堂,聽衆總會被他風趣又不失含金量的內容所吸引。
“高校呼喚懂創新的教師。”他認爲,智力生產與物質生產不同:前者絕大部分被浪費了,科學論文真正進入人類知識寶庫的不足5%!因此,雖然教師在課堂上總體在傳播前人的知識,但是在傳播形式上需要不斷創新。講課作爲一種有聲的思考,重要的是讓聽衆跟上講者的步伐,不能變成自說自話的“賣方市場”。教師的任務,已經不再是簡單傳授知識,而應當着重培養學生創新思考的能力。
但相比“有名”“有貨”的老師,總是關心學生髮展,把學生事情放在心頭的教師總是更受學生敬重。教師對於學生的作用是什麼?汪品先的一番話道出真諦,“一位好老師的一節課、一句話都可能影響學生終生。課堂的成功,不僅在內容,更在於精神。”
實際上,從汪品先過往的經歷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不少這樣的故事。多年前,某場講座結束後,有一位青年學生特意找到汪品先向他表達感謝。學生告訴他,正是因爲汪品先多年前的一場講座,激勵他投身海洋地質事業。這位學生的話也在激勵着汪品先不斷思考,如何通過課堂,給學生的精神上留下點什麼。
正因此,今年春季學期, 85歲的汪品先單挑大樑,再次面向全校師生開放公選課《科學與文化》。不僅如此,他還走進B站科普,爲屏幕前的“學生”由淺入深地講解關於深海的一切。短短三個月,粉絲就突破百萬。記者在他的辦公室裡看到,由B站贈送的百萬粉絲的紀念獎牌被他鄭重地擺放在辦公桌的一角。
身兼多職的汪品先還向記者透露,目前自己正在擔任組長,承擔一項戰略研究工作。“我還有好多事情想要去做,可惜時間有限,要抓緊了。”汪品先說。
作者:吳金嬌
編輯:李晨琰
責任編輯:樊麗萍
圖片:除說明外均爲同濟大學供圖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