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comm不一定會將Oryon CPU用於穿戴裝置 現階段還是以長時間穩定設計為目標

▲穿戴裝置更着重電池續航表現,以及長時間使用特性,Qualcomm對此類裝置設計應用會有不同設計想法

針對Qualcomm表示將在旗下設計產品擴大應用自主架構設計的Oryon CPU,而日前也曾宣佈與Google合作打造相容Wear OS、以RISC-V架構爲基礎的智慧穿戴解決方案,Qualcomm副總裁暨穿戴及混合訊號解決方案業務總經理Dino Bekis在受訪時說明,主要還是會考量實際應用需求,尤其穿戴裝置更着重電池續航表現,以及長時間使用特性,可能會有不同設計想法。

佈局RISC-V架構並非穿戴裝置唯一發展,希望以此爭取更多機會

雖然Qualcomm確實表明計劃將Oryon CPU設計廣泛應用在旗下產品,其中也包含穿戴裝置應用設計,但在考量此類應用需求更着重在長時間的電池續航表現,以及更穩定的使用體驗,因此日前宣佈與Google合作以RISC-V架構打造更適合穿戴裝置使用的運算平臺。

不過,這樣的決定並非代表Qualcomm不會考慮將Oryon CPU設計用於穿戴裝置,但主要還是取決最終應用產品設計考量,例如應用在需要更具運算效能的虛擬視覺頭戴裝置,或是具備更多功能、甚至足以取代手機的智慧手錶。

▲Qualcomm副總裁暨穿戴及混合訊號解決方案業務總經理Dino Bekis

而從Qualcomm目前與Arm之間緊張關係推測,Qualcomm在近年陸續佈局RISC-V架構應用的作爲,某種情況下也能視爲希望在Arm架構發展之外作爲備案選項,以利在Arm架構應用發展面臨受阻,或是避免受限僅能使用Arm架構設計,可以有額外發展空間,或是作爲與Arm重新談判籌碼。

另外,從影響層面相對較小的穿戴裝置導入RISC-V架構設計,同時也能作爲Qualcomm測試此架構的鍊金石,一旦在穿戴裝置應用獲得一定順利進展,或許接下來也有機會擴展至行動運算裝置,甚至更多應用場景,而即便最終以失敗告終,對於Qualcomm造成影響也相對較小。

但以目前來看,Qualcomm並未全面捨棄以Arm架構打造智慧穿戴應用運算平臺,同時也說明現行發展策略不會比照行動運算平臺維持每年更新頻率,而是以2-3年爲週期推出重點更新版本,搭配過渡期間推出小改款設計,並且透過軟體定義方式增加更多新功能。

對於當前的智慧穿戴裝置使用需求,其實這樣的產品發展模式也能滿足絕大多數應用場景。

人工智慧應用在穿戴裝置有其意義,但現行作法仍不傾向在裝置端完成所有運算

至於針對Qualcomm強調藉由其運算平臺佈署各類人工智慧應用,在穿戴裝置會採取什麼樣的作法,Dino Bekis迴應此類裝置設計會建立在更長電池續航使用時間的基礎上,並且配合各類感測元件紀錄穿戴者身體數據,以及互動使用資料,藉此能將更多有用訊號傳送至雲端進行協同運算,讓相關應用服務能更即時監控穿戴者身體狀況,或是應用相關數據建立更好人機互動方式。

而即便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傾向將模型放在裝置端,讓所有數據能在裝置端完成,但考量目前以智慧手錶爲主的穿戴裝置使用情境,Dino Bekis認爲將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用於此類裝置的實用性不大,比較適合用於提升資料識別存取,例如讓使用者能更容易使用手錶上的數位助理服務,同時也能讓手錶裝置更正確紀錄使用者的身體健康狀態。

▲未來有可能轉向以電腦視覺應用爲主的穿戴裝置體驗發展

但是將人工智慧佈署於穿戴裝置仍有其意義,例如未來在智慧眼鏡類穿戴裝置更爲普及,甚至出現能以電腦視覺互動爲主的應用場景時,或許Qualcomm接下來也會考量將更具效能表現的CPU設計與更豐富的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應用在穿戴裝置。

Dino Bekis認爲穿戴裝置接下來的發展將更着重於跨裝置連接互動,而非取代特定裝置,認爲分散式運算使用模式依然會是未來主流形式,亦即能使運算需求能在不同裝置上接續完成,因此對於Qualcomm而言,穿戴裝置應用依然是重要發展項目。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