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糧收穫好時節 農業機械顯“身手”
來源:環球網
隨着現代農業技術的不斷髮展,各種高效、智能的農業機械層出不窮。在秋收季節,各類機械化設備紛紛上陣。這些機械設備的廣泛應用,不僅縮短了秋收時間,還減少了糧食在收穫過程中的損失,節約人力成本,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爲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機械化收割 節約人力陳本
傳統的人工收割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機械化收割則大大降低了對勞動力的需求,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節省了人力成本。
據澎湃新聞消息,眼下正是玉米收穫的關鍵時期,在湖北省姚家店鎮張家衝村玉米地裡,玉米聯合收穫機正來回穿梭,收割、摘棒、剝皮、秸稈粉碎,整個作業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上演了一幅機械化收割玉米的豐收圖。
“以前收玉米都是人工掰的,我種的3畝玉米用人工採收大概需要5個人工,現在機械化收割,半天就全部收完了,玉米粒直接運回家,從人力、物力包括經濟上都省了好多。”村民魏業德說。
據瞭解,這是張家衝村針對秸稈綜合利用進行的一次全新探索,根據農戶需求,聯合姚家店鎮融興合作社對全村玉米實現了機械收割,不僅提升了收割效率,同時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相較於傳統的人工收割方式,機械化收割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面積農田的收割工作,並且可以減少收割過程中的損失。現代化的收割機械配備了先進的脫粒、清選和秸稈粉碎系統,能夠更精確地分離穀物和秸稈,減少穀物在收割過程中的破碎和丟失。
科技發力 提效減損
據央視網消息,眼下,湖南邵陽市洞口縣30萬畝中稻陸續成熟進入收割期,廣大種植戶搶抓晴好天氣,利用機械化作業提高收割效率,確保“顆粒歸倉”。
在湖南邵陽洞口縣千畝連片高標準農田裡,一簇簇成熟的稻穗鋪滿了稻田,10臺收割機來回穿梭,稻穗被捲入割臺,脫粒、清選、秸稈粉碎,一氣呵成。近日,洞口縣在這裡舉行中稻機收減損技術演示活動,農機專家向前來觀摩演示的種糧戶們現場講授機械收割減損要領。
湖南邵陽洞口縣醪田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蔣建軍稱:“要進行低樁收割,稻樁只能留5—15釐米,通過這些措施能夠減少機械收割的損失。”
近年來,洞口縣加大農業機具補貼力度,全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大大提高。廣大種糧大戶、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紛紛利用大型農業機械投入到水稻收割中,降本增效。今年,洞口縣落實水稻種植面積88萬畝,水稻機械化收割率達到95%。
促進農業現代化 助力鄉村振興
機械化收割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它推動了農業裝備水平的提升和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率和水平。同時,通過提高收割效率和降低收割損失,機械化收割可形成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據人民網消息,近日,貴州省普定縣太平農場種植基地,上百畝高粱在夏風吹動下翻波涌浪,機收高粱的壯麗場景正在上演,展現着現代農業的勃勃生機。兩臺收割機有序作業,機械轟鳴,幾名工人跟在機器後面撿拾遺落的高粱穗,運貨車停在旁邊等着裝載,共同繪就成一幅豐收的美景。
“今年合作社種植高粱將近400畝,從耕地、栽種、噴藥到收割的各個過程,除了施肥、除草等必要的人工外,全程機械化,大大提高了栽種收割效率,減少了人力成本,同時,機械收割還能保持高粱的完整性,減少破損和浪費。”普定縣興達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袁道明介紹。
據瞭解,今年,普定縣興達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了1300多畝土地,種植有黃豆、玉米、水稻、高粱等農作物,合作社的健康發展,也爲周邊村寨的農民提供了打零工、固定工作等崗位,全年預計需要零工8000人次,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文/許鵬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