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一生四次輕生嘗試,命運早已註定

2016年,瓊瑤89歲的丈夫平鑫濤,因病住院。

隨着病情惡化,在涉及到是否插胃管繼續治療的問題上,瓊瑤與3名繼子女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甚至,還因此鬧上了媒體。

瓊瑤認爲,在中風和失智的雙重摺磨下,臥牀不起的丈夫,多活一天就多痛一天。

與其藉助醫療儀器延續生命,承受着“愛的凌遲”,還不如讓他安靜體面地離世。

更何況,平鑫濤在清醒的時候,還專門在信中囑託她和子女。

“當我病危的時候,不要送進加護病房,不要任何管子和醫療器具維持生命,氣切、電擊、插管、鼻胃管、導尿管……統統都不要。”

但3個繼子女卻堅稱,從未有醫生判定平鑫濤病危,他只是失智和臥牀而已。

他們還公開指責瓊瑤“忘恩負義”,說她早年橫刀奪愛,搶走了父親,現在父親中風失智了,卻要一腳踹開。

平鑫濤離婚40年的前妻林婉珍,也親自下場,寫了一本名爲《往事浮光》的書。

詳細講述了瓊瑤的出現,如何讓自己的家庭分崩離析。

她還在書中控訴:“自己於平鑫濤,只有共苦,沒有同甘;而瓊瑤於平鑫濤,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可見,不管是繼子女,還是昔日的情敵,都覺得瓊瑤不想給平鑫濤插管治療的原因,就是爲了她自己。

儘管在此期間,瓊瑤拼命解釋,還給兒子兒媳寫了一封公開信,來交代自己的身後事。

她在信中說:“不論我生了什麼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得快最重要!”

還說:“不要因爲晚輩的不捨,讓自己的軀殼被勉強留住受折磨……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着,意義重大!”

甚至於,瓊瑤還專門寫了一本名爲《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後的一課》的書,來表達她的生命態度。

如果以事後諸葛的視角,回望瓊瑤的這些行爲。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發現,她離開人世的方式和結局早就註定了。

但在當時,瓊瑤的所有言行,都沒有改變大衆的認知,也沒有改變丈夫的最終命運。

瓊瑤爲此揹負罵名,平鑫濤也在前妻和三個子女的堅持治療下,痛苦地熬了三年。

最終,於2019年離開了人世。

直到2024年12月4日,86歲的瓊瑤,用自己的死亡,踐行了她一直以來提倡的生命態度。

很多人才終於明白,她並不是自私自利,也不是站着說話不腰疼,而是真的知行合一。

在她看來,生命的結局註定是死亡,當人生即將抵達終點時,翩然離世,或許也不失爲一種有尊嚴的選擇。

事實上,這並非瓊瑤第一次以死亡爲出口,來面對生命的困境與感情的糾葛。

回溯過往的一生,她曾有四次終結生命的舉動。

而且每一次,都跟她的成長過程、愛情經歷和人生追求,有着深刻的聯繫。

01、第一次:父母帶着6歲的瓊瑤跳河

1938年,瓊瑤出生於四川成都。

她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雖然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但是因爲戰亂的原因,瓊瑤對童年的記憶,大都是逃難。

6歲那年,兩個弟弟在逃難的途中,跟家人走散了。

父親在萬分慌亂中,指着瓊瑤質問:“爲什麼丟的不是你?”

苦苦尋找兩個兒子未果,傷心欲絕的父母,決定帶着瓊瑤跳河。

三人一起走到水裡,父親彎腰把頭埋進去,把母親的頭也按了下去。

被水淹沒的瓊瑤,嗆了幾口水開始大哭起來。

父母聽到瓊瑤的哭聲,清醒了過來,三個人在河水裡抱頭痛哭。

慶幸的是,上天只是跟他們家來了一個玩笑。

沒過多久,兩個弟弟就跟家人團聚,他們一家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看到了“死後重生”的希望。

後來,瓊瑤再談起這件事情,她說自己那時雖然只有6歲,卻看過了太多死亡。

而父母在危難之中做出的輕生選擇,也讓她的一生,都跟“愛與死”糾葛在一起。

02、第二次:因爲20分的數學卷子被母親破口大罵

瓊瑤的父親是歷史教授,母親是中學語文老師,雙教師家庭最難接受的就是孩子成績差。

而身爲長姐的她,自小就是兄弟姐妹中,成績最差的那一個。

所以,她從小就明白:“人生就是那麼現實,當你有4個孩子,你絕不會去愛那個懦弱無能的,你一定會去愛那個光芒四射的!”

事實也證明,父母對瓊瑤的關愛確實不夠。

他們不僅覺得瓊瑤不夠聰慧,還曾因爲她額頭上的胎記,而認定她嫁不出去。

有一次,最小的妹妹數學考了98分,已經上中學的瓊瑤,卻只考了20分。

母親竟然當着全家人的面,對她破口大罵,這讓本就傷心的瓊瑤備受打擊。

於是,瓊瑤便在極度缺愛的情況下,找來了母親的安眠藥,全部吞了下去。

並在“遺書”中寫道:“一個破碎的我無法拼湊出一個完美的我,讓這個不夠好的我消失吧!”

這是瓊瑤第二次做出終結生命的舉動,幸虧家人發現得及時。

昏迷一週後,瓊瑤醒了過來,母親抱着她邊哭邊說:讓我們像曾經那樣,再一次重生吧!

感動不已的瓊瑤,完全沒有懷疑,媽媽的話到底是真是假。

03、第三次:相差25歲的師生戀曝光,大學聯考落榜

瓊瑤從小就喜歡文學,9歲就嘗試發表作品,但她的寫作天賦在父母眼中,卻不值一提。

16歲時,她第一次以成年人口吻創作小說《雲影》,父母罵她是不務正業,唯有語文老師給了她稱讚的鼓勵。

於是,一直渴望關愛的瓊瑤,不可自拔地喜歡上了自己的老師。

語文老師已婚喪偶,比她年長25歲。

這段感情,對於彼時只有十八九歲的瓊瑤來說,無疑是一段“禁忌”之戀。

果不其然,母親在日記中發現兩人的戀情之後,怒不可遏。

爲了拆散他們,母親以“誘拐學生”的罪名控訴語文老師,導致他不僅丟了工作,還被迫遠走他鄉。

這件事情,在學校裡傳得沸沸揚揚。

原本就極度偏科的瓊瑤,就是在“無數責備、無數輕蔑、無數詆譭”的情況下,參加了大學聯考。

並且,毫無意外地落榜了。

在失戀和落榜的雙重打擊下,心如死灰的瓊瑤,第三次做出了結束生命的舉動。

或許是命不該絕,她又被救了回來。

很多年後再回憶起這段經歷,瓊瑤說。

“那次戀愛幾乎毀了我,又重新創造了我,我開始明白,生命中有許多遭遇是你必須去面對、去體驗的。”

04、最後一次:我命由我不由天

正如瓊瑤所說,少時那段忘年師生戀,確實重新塑造了她。

她不再沉默和順從,而是一心撲進寫作的世界,決定用自己的方式,轟轟烈烈地過一生。

此後經年,不管是婚姻破裂,事業起伏,還是遭遇其他人生低谷,瓊瑤都沒有再做出過任何輕視生命的舉動。

哪怕是摯愛平鑫濤病重離世,瓊瑤都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直麪人生給她帶來的所有痛苦與歡樂。

直到不可逆轉的生命,來到了第86個年頭,身體健康每況愈下。

瓊瑤才終於決定,以浪漫和熾熱的方式,跟這個世界告別。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得知她離世的方式以後,感受到的不是悲觀消極,而是樂觀豁達。

瓊瑤在遺書中寫道:“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爲這最後的大事做主。”

還特意囑咐年輕人,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要把一時的挫折打擊,當成美好生命中的磨練。

她還說:“希望年輕人們經得起磨鍊,像我一樣,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

甚至於,瓊瑤還專門爲她寫的《當雪花飄落》,配了一段告別視頻。

看到她穿着一襲紅衣,微笑坦然地說着:

“這是我最後的選擇,時間已到,生命不會更好,趁我還能微笑還能歌,不拖累所愛也超越病魔,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樂。”

我真的能感受到,她對生命的深情歌頌,以及面對死亡時的坦然與從容。

正如瓊瑤在遺書中說第一句那樣:不要哭,不要傷心,不要爲我難過,我已經翩然的去了。

希望大家,也不要再爲瓊瑤惋惜,因爲她熱烈地活過,並且從容地去了。

她用一生的激情,書寫了愛與生命的美好,也用最後的微笑,踐行了自己對“尊嚴死”的追求。

於她而言,死亡不是遺憾的終點,而是一個自然、坦然並且自由的選擇。(撰文:斯特不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