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推進“三抓三強” 增強科學救災能力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1日訊青州市以“三抓三強”工作思路不斷淬鍊基層應急管理五大能力,依託無人機數據、物聯網、GIS、三維建模、BI等技術,建立多終端、多層次、多方位的指揮中心監管平臺,並通過綜合監管、多維發力,對安全問題隱患堅持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

抓“智理”強“監管”,打造指揮中心向心力。一是突出智慧管理,應急指揮更高效。投資650餘萬元新建700餘平方米的省一級標準應急指揮中心,構建跨部門、跨層級的應急智慧化監管網絡,實現信息匯聚、應急指揮、應急救援、應急報告等一網通辦功能。同時,同步13個鎮街區智慧監管數據,納入監管網絡,篩選6個風險防控重點鎮街,融合數據雲平臺、物聯網智能感知設備等設施,形成“指揮中心+”的信息化監管新格局。二是強化技防監管,預防措施更精準。投資400萬元建立“森林防火高空瞭望監管系統”並同步到應急指揮中心,在高空瞭望監控基礎上,增設50個森林防火紅外菸感報警探頭,實現西南部山區重點林區和景區全覆蓋。同時,投資119.1萬元實施“蓄水上山”工程,在全市配發197部衛星電話,其中152部配發至各山洪村,切實保障“三斷”極端情況下通信暢通。三是挖掘特色優勢,多點發力更完善。協調重點鎮街區按照轄區企業單位特點,推進智慧應急指揮系統建設,按照成熟一個、接入一個的原則,逐步接入應急指揮中心。目前,青州王府街道將147家企業、2800餘家九小場所、5個加油站、9處森林防火重點部位錄入應急智慧化監管雲平臺;益都、雲門山街道通過物聯網設備,運用報警裝置與千家萬戶商鋪實時連線,建成信息統計、火情預警、日常監督一體化的九小場所智慧監管系統;高柳、東夏鎮將539家重點企業的重點部位、重點風險點接入監控,探索推行“非現場”執法。

抓“預案”強“演練”,提升智慧救援戰鬥力。一是完善應急預案,防患未然再發力。印發《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一般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案》,修訂自然災害類、事故災難類33個專項應急預案,形成由總體預案、專項預案、部門預案和基層預案組成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同時,接入應急預案到以地理環境信息、虛擬現實、物聯網、三維可視化等技術手段爲基礎的應急指揮中心繫統,有效推動預警、預案、響應、指揮、處置“五位一體”大指揮體系建設。二是開展應急演練,實戰能力再提升。打破常規演練模式,依託應急指揮中心繫統、無人機及專業救援力量,每月組織開展無人機駕駛、水上救援、火災撲救等實戰演練,並通過應急指揮中心向演練單位下達模擬演練腳本、演練指令等方式,推動應急演練制度化、常態化。三是推行智慧救援,應急通訊再升級。完成7臺370Mhz應急窄帶通訊基站建設任務,採購2架新型無人機、揹負式自組網通訊基站和移動通訊指揮車,實現370MHz窄帶通信網絡、衛星通信網絡和應急指揮信息網絡深度融合,各支隊伍依託370MHz窄帶通信先後開展應急救援等任務63次,爲指揮調度和應急救援有效提供技術保障,打通應急指揮中心與救援現場“最後一公里”。

抓“防災”強“減災”,增強科學救災凝聚力。實施科學防災,信息預警提速度。接入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調查評估系統到應急指揮中心,組織動員30個部門單位和4000餘戶家庭共同參與,調查承災體539個、採集歷史災害數據720條。動員全民減災,宏觀監測拓廣度。探索智慧救災,災害儲備深度。組織發改、消防、公安、應急、衛健、交通、民政等應急資源儲備和管理部門,依託救災物資保障管理系統,完成應急專家、應急隊伍、應急物資、救援裝備等200餘類減災救災資源數據匯聚。

閃電新聞記者 張維剛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