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抄曝光字體小於5毫米 清大旺宏館《科舉》展登場
清代「作弊小抄」也在此次展覽中展出,字體小於0.5公分。(清大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清大旺宏館即日起至10月26日於1樓推出最新展覽《科舉》,7月15日至8月15日休展。(清大提供/王惠慧新竹傳真)
清華大學旺宏館1樓推出《科舉》展覽,多數展品都來自學校楊儒賓、方聖平教授賢伉儷的捐贈,一般人最感興趣的字體小於0.5公分的清代「作弊小抄」也在此次展覽展出。文物館長謝小芩說,科舉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今年剛好是廢科舉後的120年,回顧科舉顯得別具意義。
清大指出,這次《科舉》展覽的多數展品都來自楊儒賓、方聖平教授賢伉儷的捐贈,另又再慷慨捐了2百多件展品,包括珍貴的〈辛亥革命電報〉等,可望未來在文物館展出亮相。楊儒賓也在開幕爲來賓導覽,他妙語如珠,讓冷冰冰的歷史文物全都活了起來。
一進展場,就看到「考棚」體驗區。當年爲了考取舉人,考生需先參加連考3天的鄉試,吃喝拉撒睡都得待在考棚,是一場毅力的考驗。展場原計劃1比1還原當年考棚尺寸比例,但實在太小,只擠得下1.5人,因此展場的複製考棚還放大了一些,勉強可塞下兩人並肩而坐。
而一般人最感興趣的「作弊小抄」也在此次展覽中展出。科舉考試競爭十分激烈,考生們難免動起歪腦筋,其中1種可摺疊夾帶的絹本,蠅頭小楷每字小於0.5公分。楊儒賓說,有些考生還把小抄做成內衣穿在身上,還有另1種是比布質小抄更小、更容易藏身的袖珍本帶入。
早年科舉「祖宗三代」也很重要,試卷上須註明祖宗三代姓名,國子監監照(學生證)上也會列出。由於以前沒有照片,還會簡單描述容貌,例如:「身高七尺、面黃微白」,與現在的證件有異曲同工之妙。
清大文物館館長謝小芩說,科舉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自從隋文帝時代至1904年甲辰末代科考爲止,延續了1千3百多年,影響深遠。今年剛好是廢科舉後的120年,也是甲辰年,回顧科舉顯得別具意義。
清大指出,科舉時代跟如今考學測、面試工作一樣,大家都想金榜題名。許多人也會祭拜文昌帝君,祈求好運。展場中佈置了「金榜題名牆」,提供給來參觀的民衆留言許願祈福。《科舉》即日起至10月26日將在旺宏館1樓文物館展覽廳館展出,7月15日至8月15日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