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生育率!醫界盼《人工生殖法》有條件放寬性別篩選

據婦產科醫師觀察,如果家中已有2個同樣性別的小孩,大都希望第三胎是不同性別。。圖爲新店慈濟醫院幫孕婦做超音波檢查。(鄧博仁攝)

國內少子化問題未解,各縣市紛紛祭出生育津貼等獎勵措施,盼刺激低迷的生育率。根據婦產科醫師觀察,如果家中已有2個同樣性別的小孩,大都希望第三胎是不同性別。臺灣生殖醫學會呼籲,站在家庭性別平衡的立場,應有條件開放「性別篩選」,提供更多生育的可能性,可望成爲少子化解方之一。

我國《人工生殖法》第16條第3項明令,實施人工生殖不得選擇胚胎性別,但遺傳疾病之原因不在此限。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張帆說明,爲了預防性聯遺傳病,例如血友病好發於男性,可執行「胚胎着牀前染色體篩查」,由醫師篩選掉帶有致病基因的胚胎。

「有些是連生兩女,也有些是連生兩男,都希望第三胎可以不同性別。」不孕症權威李茂盛在門診中也經常遇到類似案例,他認爲,放寬性別篩選是改善少子化的解方之一。

臺灣生殖醫學會在2018年就提出倡議,盼允許「協助每個家庭有子有女的醫療」。臺灣生殖醫學會理事何信頤說,歐美國家多以醫學倫理規範人工生殖,而非法律限制;歐洲生殖醫學會建議,非醫學原因的性別篩選應界定在「家庭中的性別平衡」(Family Balance),美國生殖醫學會則尊重醫師基於專業與倫理考量自由判斷。

「我們希望臺灣開放,但要有條件。」何信頤說,外界質疑開放性別篩選可能造成性別歧視或性別比失衡,因此臺灣生殖醫學會主張,已有2個相同性別小孩的夫妻,可有選擇另一個小孩性別的權利,並非全面開放性別篩選。

近年我國出生嬰兒性別比已逐漸改善,從2004年的1.11(每100位新生女嬰對應111位新生男嬰)下降到2022年的1.076。張帆認爲,隨着社會觀念進步,重男輕女觀念式微,若能有條件開放性別篩選,或許有助於促進生育,國內應有足夠的討論去看到不同需求。

不過,何信頤以伊朗、泰國爲借鏡,由於該國沒有相關規範,導致嚴禁性別篩選的中國大陸、香港夫妻趨之若鶩,因此臺灣務必做好管控,避免性別篩選遭濫用。臺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則表示非常反對,認爲「只要選性別就會有性別歧視」,且存在道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