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經濟體制改革 陸學者:爲中國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陸宏觀經濟學會長央媒撰文凸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會長徐善長28日在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以〈凸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爲題撰文指出,經濟體制改革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凸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把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任務,落到實處,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徐善長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要凸出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動力。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把要素配置到生產率和回報率更高的領域,促進要素高效組合、順暢流動,能夠進一步激發要素潛力,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增強微觀主體活力。以企業爲代表的微觀主體是生產力的基本載體和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轉的基礎。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暢通市場循環,疏通政策堵點,推進市場提質增效,可以充分發揮大國經濟規模效應與集聚效應,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促進國內供需有效對接,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和豐富供給能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提高宏觀經濟治理能力。宏觀經濟治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更好發揮作用的重要手段。通過調節總需求和總供給,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爲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

徐善長表示,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基本保障。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爲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供必要前提,是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有一批能夠體現國家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引領全球科技和行業產業發展的世界一流企業做支撐,這離不開與之相適應的企業制度作爲基礎和保障。

完善有利於統一大市場建設的制度規則。統一大市場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發揮規模經濟優勢和比較優勢、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基礎。

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設計和實施跨越經濟週期短期波動的中長期政策,提高逆週期調節能力,才能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提升經濟潛在增速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以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徐善長強調,要把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任務落到實處。這是一項艱鉅改革任務。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研究制定符合實際的改革落實方案,因業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使改革措施精準管用,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防止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

堅持系統觀念。以經濟體制改革爲牽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堅持系統觀念,深入把握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體制改革之間的關係。

堅持走羣衆路線。注重從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發力點和突破口。堅持真抓實幹的優良工作作風。加強改革方案評估和改革落實情況督察,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偏差,不斷調整優化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