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糧倉!陸各地加快鹽鹼地治理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陸各地加快鹽鹼地治理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大陸央視)
陸各地加快鹽鹼地治理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大陸央視)
陸各地加快鹽鹼地治理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大陸央視)
陸各地加快鹽鹼地治理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報導,大陸鹽鹼地是糧食增產的潛在糧倉。這個冬天,各地因地施策,加快推進鹽鹼地改造治理,挖掘糧食生產潛能。
加大鹽鹼地治理力度,不斷拓展農業耕地資源。在吉林省大安市,數十臺大型機械來回穿梭,這些荒蕪鹽鹼地,經過一年改良、兩年培肥達到良田標準。
吉林省有670多萬畝鹽鹼地,目前治理開發的鹽鹼地達200多萬畝。明年,吉林省將繼續加大鹽鹼地等耕地資源的開發,實現新增耕地166萬畝。
建設高標準農田,讓鹽鹼地提質增效。陝西榆林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學改良措施相結合,因地制宜實現鹽鹼地高效利用。在榆陽區,一個鹽鹼地改造項目正在抓緊施工。
「良種+良技」提升鹽鹼地增產新空間。眼下,各地冬小麥陸續進入越冬期。在山東東營,農技專家正在對山農40、濟麥60等耐鹽鹼小麥的苗情、墒情等進行把脈。東營現有鹽鹼地341萬畝,佔山東省鹽鹼地面積的38%。當地重點培育抗旱耐鹽鹼的新品種,堅持「以種適地」「以地適種」雙向發力,曾經的鹽鹼地變成了豐收田。
在河北旱堿麥主產區滄州,技術人員正在給小麥增施土壤修復菌劑、微生物菌劑、發酵有機肥,通過使用生物改良技術,降低土壤鹽分。
河北環渤海區域有鹽鹼耕地570多萬畝,其中滄州鹽鹼耕地面積超過400萬畝,當地藉助科技改良土壤、優化灌溉、推廣耐鹽糧種,不斷提升鹽鹼地利用效率。目前,旱堿麥畝產達到260公斤。
今年遼寧省營口市鹽田復墾項目區水稻喜獲豐收,新增糧食近100萬公斤。這片曾經寸草不生的重度鹽鹼地通過復墾,成爲「水良田」,讓營口的耕地面積淨增1500餘畝。
重度鹽鹼地水稻生產不同於常規水稻生產,在保證充足水資源前提下,耐鹽水稻品種的選擇非常關鍵。鹽田復墾示範區堅持「以種適地」和「以地適種」相結合,根據土壤改良情況、試種品種表現,試驗對比篩選改良適種品種。
今年,營口市鹽田復墾示範區種植水稻品種既有耐鹽鹼的老品種「鹽豐47」,又有剛審定的優質品種「鹽粳682」。經專家測產,示範區有效穗數、穗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均高於往年。營口市現有耕地167萬畝,佔全市國土總面積的20.5%,全市擁有鹽田地約16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