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武漢科技創新打頭陣,經濟數據體現轉型升級成效

來源:扎客傳媒

10 月 29 日,武漢發佈 2024 年前三季度經濟 " 成績單 ",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14720.98 億元,同比增長 5.1%。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背後,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是科學技術打頭陣的踐行落實,也是武漢持之以恆推動轉型升級成效漸顯。

華工激光技術人員在測試載板成品缺陷激光標識設備。記者周超 攝

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

經濟轉型加速向 " 新 "

10 月 29 日,TCL 華星武漢基地工廠裡,身着純白防塵服的工人與自動來回的機器交錯穿梭,上百個機械手臂晝夜不停,全球單體最大的低溫多晶硅顯示面板在這裡完成組裝,銷往海內外。據悉,華星半導體產量前三季度增長 145.9%。

長江日報記者梳理統計數據,前三季度,武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5%。穩中有進的 " 進 ",主要體現在高端製造業增長較快,轉型特徵明顯。

從行業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 44.2%;分產品看,智能手機、鋰離子電池、平板電腦、集成電路圓片產量同比分別增長 53.8%、21.4%、12.8%、12.5%。

從資源驅動到創新驅動,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經濟結構調整,是武漢作爲傳統工業強市必答的時代命題。

10 月 12 日,在 2024 國際光化學技術與產業大會上,5 個光化學應用項目與青山區簽約,開展技術合作和產業化落地,爲傳統產業的節能減排和綠色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 沒有淘汰的產業,只有淘汰的技術。" 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院長、武漢光化院院長肖文說,兩年前成立的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個光化學技術研究院——武漢光化院已實現多項關鍵技術突破,正用一束可見光 " 照亮 " 傳統產業。

同樣,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勢良好。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2.0%,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 19.3%,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 22.2%、8.7%。

" 轉型發展是武漢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創新是推動轉型發展的關鍵力量。" 武漢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王珺表示,從武漢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來看,科創因素在製造業、服務業、投資、消費的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說明近年來武漢推動科教人才優勢轉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前三季度,我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5.1%,比上半年加快 0.2 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佔到武漢 GDP 的六成以上,這一基本盤的穩步增長是武漢經濟發展的引力。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智能型紅外熱像儀。 記者高勇攝

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 30.6%

產業轉型一路向 " 智 "

備料、裝配、測試、包裝 …… 在位於光谷的武漢長江計算科技有限公司製造基地,一條條生產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行。經歷了多輪檢測和極限考驗後,一個個外形酷似 " 黑匣子 " 的服務器將 " 奔赴 " 各行各業,成爲企業發展的 " 最強大腦 "。

" 前三季度營收已超 40 億元,近一半營收來自人工智能領域。" 該公司總經理彭海波介紹,作爲我國算力基礎設施國家隊成員,長江計算已 " 解鎖 " 從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到高性能算力的服務器研發和製造,除了繼續爲通信和金融行業客戶提供服務外,在電力、互聯網等行業也形成了突破,被認定爲武漢市 2024 年潛在 " 獨角獸 " 企業。

" 高技術製造業是引領城市未來產業升級的核心。"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武漢正在圍繞六大方向 13 個細分領域佈局未來產業。在 " 通用人工智能 " 細分領域,作爲全國計算領域整機龍頭企業,長江計算能爲智能算力集羣提供支撐能力。

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市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 30.6%,增速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 24.1 個百分點。這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佈局的結果。

市經信局介紹,前三季度,武漢發展未來產業全面開花,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未來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壯大,正在爲工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

在生物製造領域,瀚海新酶已建成全國最大的高品質蛋白酶 K 生產線,向超過 80 家國內體外診斷試劑生產商與 25 個國家的 42 家外商提供產品;在先進半導體領域,武漢安湃光電有限公司建起完整的 8 英寸薄膜鈮酸鋰流片產線,滿產後將能支持 500 萬個以上的光模塊使用;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劉勝院士團隊正在聯調聯試 " 天問 " 人形機器人,未來將率先應用在商業和醫療場景。

未來產業,將在未來成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武漢 44 家企業入圍第六批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公示名單;武漢創造了國產數據庫、智能汽車 AI 芯片、電競中國、交互式 AI 等 4 個 " 全國第一股 "。

位於武漢新城的華工科技智能裝備產業園(葛店園區),技術人員正在對設備調試。記者周超 攝

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超過六成

外貿轉型 " 量增質優 "

10 月 24 日,嵐圖品牌在斯洛文尼亞盛大發布,嵐圖 FREE、嵐圖知音亮相歐洲市場。兩個月前,嵐圖知音從位於武漢經開區的東風雲峰工廠總裝線緩緩駛出,搭載中歐班列(武漢)從武漢發往歐洲。

作爲首個出海的新能源國家隊,嵐圖汽車已在挪威、瑞典、芬蘭等多個歐洲國家發售,加速邁向全球的快車道。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 41.8%,其中,嵐圖汽車增加值增長達 94.9%,接近翻番。

" 武漢製造 " 出口熱賣," 量增質優 " 成武漢外貿鮮明寫照。前三季度,全市進出口總額 2908.50 億元,同比增長 16.8%。其中,出口 1896.50 億元,增長 28.8%。外貿增速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深圳、惠州。

手機、電腦等 " 老三樣 " 優勢持續穩固,電動汽車、鋰電池等 " 新三樣 " 動能強勁。據市商務局介紹,全市出口規模排在前列的爲電動汽車、手機、集成電路。華工科技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帝爾激光光伏激光設備 …… 光谷企業高端系產品差不多剛下線就有海外訂單。

民企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前三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比超過六成,穩住了武漢外貿的 " 基本盤 ",成爲外貿主力軍。

" 出口產品結構變化是一大亮點,成爲武漢拓展海外市場的新增長點。" 王珺表示,一方面是近年來,武漢支持產業升級,積極開闢新賽道,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產品獲得海外市場青睞,另一方面,武漢本土新能源汽車、" 光芯屏端網 "、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也加快創新迭代,在搶佔國際市場上也在逐步擴大優勢。

外貿的增長背後是武漢大力推進口岸和開放平臺建設。今年以來,我市支持長江國貿、湖北楚象、長江汽車、湖北科創、長江船舶等供應鏈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海外佈局。

" 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正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王珺認爲,武漢要把握這一良好勢頭,堅定不移抓創新、促轉型,進一步加強高質量的科技供給,建立高效順暢的科技成果轉化通道,營造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加快推動 " 三個優勢轉化 ",推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

東湖高新區正在聚集國際國內一流人才來此創新創業。記者高勇 攝

武漢統計出現 " 新物種 ":

鋰離子電池出口量增幅全國第一

機器人抓取,切斷隔膜、激光焊接、封口包裝 ……4 秒,一枚 " 穿上新衣 " 的鋰離子電池在東西湖區一座智能化工廠誕生。10 月 29 日,這批如拇指蓋大小的電池通過 " 江海直達 " 航線遠銷歐洲市場。

當日,武漢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5%,分產品看,鋰離子電池產量同比增長 21.4%。長江日報記者注意到,這是繼今年統計半年報後,鋰離子電池再次 " 露面 "。

鋰是元素週期表中的第一個金屬元素。鋰離子電池主要應用於手機、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等領域。

市統計局工業統計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工業產品門類統計中,每年都會有更新產品。其中,增長比較快或非常重要的產品,就會加到產品目錄;相反,長時間生產比較少的產品就不再納入統計。車用鋰離子電池就是 2023 年納入統計的 " 新物種 "。2023 年以來,武漢鋰離子電池產量一直保持 15% 以上增長。

" 這是武漢汽車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裝備與船舶海洋工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鋰離子電池產量的增長曲線,與嵐圖、路特斯等武漢新能源汽車品牌產量增長几乎同步。隨着鋰離子電池在儲能、5G 基站等領域應用,預計未來,鋰電儲能產業將延續增長態勢。

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爲主要代表的新型儲能,是武漢加速佈局的未來產業 13 個細分賽道之一。武漢昊誠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璇告訴記者,現在,廠房裡近 200 套全自動生產線開足馬力,產品的 40% 銷往歐美市場,覆蓋全球 60 多個國家和地區," 電池越做越薄,訂單越來越厚 "。這家企業,在漢成立 20 餘年,掌握 100 餘項關鍵核心技術。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 1-9 月,以武漢爲代表的湖北鋰離子電池出口數量同比增長 146.5%,增幅位列全國第一。

" 鋰離子電池將重塑全球能源新格局,改變全球能源消費新模式。" 湖北省統計局原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表示,統計和發佈門類的新變化,體現武漢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取得新成效,凸顯城市轉型發展帶來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