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構建“四位一體”駐外服務體系提升勞務協作質效

“我是平塘西涼的,我通過家裡面的各種平臺,以及QQ羣、微信羣傳播以後,知道東莞大朗這裡有一個平塘就業局開設的勞務協作站。來到這裡以後,站裡面的工作人員接待得比較熱情,而且爲我們提供多方面的工作,讓我們能夠在廠裡面儘快適應工作環境。節日的時候還會組織我們聚在一起吃飯、發放禮物,感覺就像在家一樣,非常幸福。”黔南州平塘籍務工羣衆陳德會滿心歡喜地說道,剛到廣東的時候,他徘徊多日都不曾找到合適的工作,最後在協作站工作人員的詳細介紹下,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崗位。

近年來,黔南州搶抓新一輪東西部協作重大機遇,不斷加大駐外勞務協作服務體系建設,聚集“一站連兩端”服務功能,構建“四位一體”駐外服務體系,爲66萬省外務工羣衆提供跟蹤服務保障,切實提升勞務協作質效。截至目前,全州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穩定在70%以上。

縱橫聯動建好三級服務聯動體系

近日,黔南州人社局與福建省人才考試評價有限公司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併爲黔南州駐福建省福州市勞務協作站揭牌,標誌着黔南州與福建省在人力資源交流合作方面踏入新里程。

“未來我們將重點從高質量建設勞務協作站、高質量開展跨省異地職業技能培訓、高質量促進黔南州高校畢業生就業等三個方面與福州市加強合作,有針對性地開展招聘、培訓、促進就業等工作,逐步努力構建黔南籍外出務工人員赴閩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招培就’體系。”簽約儀式現場,黔南州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軍表示。

近年來,黔南州橫向統籌整合州縣兩級資源力量,縱向主動對接浙江、廣東、福建等重點勞務輸出地開展勞務協作,在結對幫扶省市和黔南籍務工人員集中地區有序建立了一批勞務協作站(點)。

部署“總站”。通過大數據分析全州66萬赴省外務工人員情況,在人員相對集中的廣州、寧波、福州建立黔南州駐外勞務協作總站,統籌調度、協調、指導和服務三省的勞務輸出、穩崗就業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在外共設立勞務協作站33個,覆蓋長三角、珠三角六省14個地區。

建實“分站”。按照“多輸即建”原則,統籌各縣(市)在5000人以上的勞務輸出集中地建立29個縣級駐外勞務協作區域分站,進一步夯實外出務工人員穩崗就業服務保障基礎,尤其是三都縣分別在廣州、上海成立正科級事業單位的穩崗就業服務中心,在4個地區下設聯絡服務部,在促進穩崗就業、服務事項異地辦理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織密“網點”。全面摸底排查黔南籍務工人員集中的企業,發揮外出就業“優秀農民工”“帶頭能人”作用,打造駐外勞務協作服務點或穩崗就業基地,明確專職駐點服務聯繫人開展勞務協作服務,不斷鞏固在外務工人員穩崗就業服務單元。截至目前,全州已建立穩崗就業基地12個,累計挖掘培育外出務工“帶頭能人”1472名,帶動就業3萬餘人。如,平塘縣“帶頭能人”張樹堂發揮親緣、地緣優勢,累計帶動2000餘名貴州老鄉在廣州穩崗就業,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

政企驅動構建三方服務促進體系

“我們日常工作主要是走訪企業、走訪羅甸籍務工羣衆並建立臺賬,反饋到縣裡面去,我們在走訪企業和羣衆的同時,也會宣傳我們羅甸縣招商引資的一些優惠政策,希望企業到羅甸投資興業。”黔南州羅甸縣駐廣東省東莞市勞務協作工作站站長彭天宇說。

近年來,黔南州聚焦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站點主抓等重點,不斷提高勞務協作服務水平,實現對務工人員服務從求職到穩定就業全過程覆蓋。

堅持政府主導,擴大協作“朋友圈”。積極爭取黨委政府支持,在建優駐外勞務協作站(點)上獲得人力、物力、財力等保障,進一步提高勞務協作質量。定期與廣州、常州等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地召開勞務協作交流會,逐步建實互訪交流、信息互通、組織輸出、技能培訓、專家服務、人才交流等多領域協作關係。今年以來,州縣兩級與廣東、浙江、福建、江蘇等省多個地區新增簽訂勞務協作協議20餘份。

堅持企業主體,延長崗位“供應鏈”。充分發揮勞務協作站(點)駐地優質人力資源機構作用,加強人力資源服務合作,鼓勵勞務公司參與駐外勞務協作站(點)建設和運營。依託勞務協作站,加密與勞動密集型、技能緊缺型以及黔籍務工人員集中的企業、園區走訪頻次,分類收集建立企業崗位歸集庫,實行崗位進出“動態管理”,促進轉移就業。創新聯合廣州人才集團等大型人力資源機構,收集大灣區用工崗位,在貴州省駐廣東省勞務協作南部區域總站宣傳屏每日滾動播放。今年以來,全州各類人力資源機構累計收集就業崗位30萬餘個,月薪資8000元以上佔20%左右,5000元至8000元佔30%左右。

堅持站點主抓,拓寬協作“服務圈”。主動對接廣州等勞務輸出集中地區人社部門,積極爭取對口幫扶城市資金支持,統籌資金資源力量,開通“點對點”免費返崗專列,爲跨省務工羣衆提供“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服務。在全省首先開通“就業我幫”省外務工服務熱線“4008549158”,通過建立服務平臺、明確服務內容、制定服務機制,爲外出務工人員提供24小時崗位推薦、職業指導、勞動維權等服務。在全省率先試點推開“跨省異地”職業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外出務工人員技能水平。2024年春節期間開通“點對點”免費返崗專列8趟、組織包車127餘班次、自駕車750餘輛次,累計有序轉移勞動力1.44萬人。截至目前,全州開展“跨省異地”職業技能培訓班8期,惠及385名外出務工人員。

多方聚力深化三項協同保障體系

今年9月,“才聚黃埔・山海共濟”2024年廣州市黃埔區—黔南州長順縣勞務幫扶暨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長順縣舉行,現場43家企業提供了崗位2000餘個,主要目的是幫助黔南未就業羣體實現就業。招聘會現場,氣氛熱烈,來自長順各地的高校畢業生、求職者帶着個人簡歷前來,廣州企業代表熱情、耐心地回答求職者的問題,詳細向求職者介紹各自企業的概況、招聘崗位要求等相關情況。從年初到現在,這樣的招聘會在黔南州各縣市有序開展着,這得益於駐外勞務協作站的一次次“牽線搭橋”。

黔南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推進勞務協作站規範化、標準化建設。

強化黨建引領。聚焦服務工地羣衆就業、培訓、維權等各方面需求,以黨建引領持續建強組織、拓寬載體、健全體系,助推勞務協作站建設規範化及運營服務高效率。如,三都縣探索成立務工行業黨委,規範指導務工就業流動黨員黨組織建設和日常管理,依託流動黨員黨支部,創新推行“1+1+3”黨員聯繫服務工作機制,明確1名農民工黨員與1名流出地黨員村幹部聯繫,1名農民工黨員帶動3名以上農民工就業並常態化進行聯繫,以倍增效應最大化發揮駐外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如,羅甸縣圍繞“組織建設、教育培訓、聯絡服務、經費保障”等要素探索出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暫行辦法、“勞務協作+”流動黨員黨支部管理制度等,在浙江金華、廣東白雲等9個城市設立“勞務協作+”流動黨員黨支部,實現流出地黨組織與流入地黨組織對流動黨員進行雙向管理、雙向服務、雙向監督。

強化政策支持。制定印發黔南州在廣州市建立對口幫扶勞務協作服務工作站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深化駐外勞務協作站(點)建設實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確勞務協作站站點設置、建設措施、工作要求,各站點分別制定勞務協作站管理制度、崗位職責,確保勞務協作站作用有效發揮。如,羅甸縣深化駐外“勞務協作+”工作平臺建設,縣人民政府統一下達駐外勞務協作站(點)年度目標任務並開展考覈,選派優秀幹部駐站工作,目前累計選派省外駐站幹部達31名。

強化資金保障。對勞務協作站建設運營明確資金支持和駐站人員保障,州級勞務協作站每年州級財政劃撥30萬元工作經費、縣(市)工作站每年經費20萬元,有效保障駐外勞務協作站正常運轉,外派人員參照州人民政府駐外辦事處同等人員標準享受差旅及有關生活補助。近年來,黔南州累計投入勞務協作站建設運行資金600萬元,駐外勞務協作站運轉成效顯著。

因地制宜做優四化規範監管體系

“我們家鄉有很多老鄉在這裡務工,感謝你們大老遠來看望我們,有家鄉的關心和幫助,我們在這裡上班心裡更踏實了,幹勁更充足了”。東莞大朗鎮強宏服飾有限公司平塘籍員工朱啓學說。今年春節前夕,黔南州人社局組成工作組赴東莞市開展東西部勞務協作對接交流活動,在平塘縣駐東莞勞務協作站與駐站人員、黔南籍外出務工“帶頭能人”以及部分在莞創業務工人員進行座談交流,慰問了部分黔南籍農民工代表。

黔南州通過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勞務協作新路徑,持續細化實化協作機制,提高協作水平,推動勞務協作不斷走深走實。

細化建設指引。制定黔南州駐外勞務協作站創建規範指引,對勞務協作站場地設置、人員匹配、經費要求、制度建設、管理服務等方面進行明確,提升勞務協作站標準化建設水平。

強化日常管理。建立勞務協作站日常調度管理機制,定期調度站點人員配置情況、爲外出務工人員開展跟蹤服務情況、崗位收集推送情況等,及時彙總分析勞務協作工作態勢。

深化監督考覈。出臺《黔南州駐外勞務協作站管理考覈制度》《黔南州駐外勞務協作服務站站長、副站長、工作人員崗位職責》等系列文件,對運營成效好的協作站,給予獎勵表揚,增加工作經費,對優秀駐站幹部,納入提拔使用人才庫,對工作較差的通報批評,形成獎懲並舉的良性機制。

優化站點設置。全面梳理、摸排現有勞務協作站人員配置情況和作用發揮情況,結合駐地黔南籍外出務工人員數量,採取整合、優化等方式,適時對駐外縣級勞務協作站進行動態調整,進一步對協作站設置進行科學規劃、合理佈局。(覃周毓、姚祝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