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卡那富族河祭 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

卡那卡那富族感謝天神美好的創造以及這條溪流對族人的養育,同時也祈求豐收平安,因而發展出特有的河祭祭典。(圖片提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卡那卡那富族是高雄獨有的原住民族,亦是目前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第16族,重要的歲時祭儀有Pasika’arai(河祭)與Mikongu(米貢祭)。「河祭」過程充滿神秘感,已納入「高雄市政府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申請登錄爲高雄市原住民族之無形文化資產,以保留重要部落文化。

凌晨步行至河畔祈福 神秘儀式盼豐收

據地方長老口述,河祭起源與300年前,卡那卡那富族人遷徒至那瑪夏溪(即今楠梓仙溪上游)一帶後,發現溪中擁有豐富的魚蝦資源,楠梓仙溪流域成爲族人重要的獵場。爲了感謝天神美好的創造、溪流養育族人之恩,也祈求豐收平安,因此發展出特殊的「河祭」。祭儀時間並不固定,大約是在每年春夏之際,祭司得知族人「占夢」後,由族中長老告知族人河祭時間。

祭典當天,天還未明,那瑪夏山區的空氣被絲絲寒意與晨靄包圍,卡那卡那富族的男子身穿全套傳統服飾,配戴獵刀與皮帽,聚集在瑪雅裡祭壇,要在日出前步行至楠梓仙溪河畔。部落男性們在一片漆黑中,手持火把,背上避邪的山棕以及漁獵用具,成排前行的火把宛若流動的火龍,淙淙溪水與祭司祈福的聲響迴盪山谷,營造神秘而神聖的氛圍。

天還未亮,卡那卡那富族即前往楠梓仙溪河畔舉行河祭,感謝河川賜予漁獲豐收。(圖片提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祭司在河岸沿途綁上芒草形成結界,以石頭敲打毒藤木,並使用魚簍進行儀式,然後將嚼碎的米粒投入河中餵食魚羣。祭儀最後,祭司會在岸邊用石頭疊壓芒草、山棕雨具來作爲記號,敬告外人勿擅入此氏族的漁獵流域,否則將會觸犯神靈。

歷史悠久河祭 傳承重要文化

河祭期間有許多特別的禁忌,像是不能打噴嚏、小孩不能看祭儀用品、祭祀河段上游禁洗物品、禁止攜帶豬肉與芭蕉、儀式前禁止下水等,所有現場人員都必須遵守部落文化,不可觸犯相關禁忌。

Pasika’arai(河祭)在春夏舉行,祭儀期間族人必需遵守許多特別的禁忌。 (圖片提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河祭的歷史悠久,是部落重要盛事,也是世代間珍貴的文化傳承。許多年輕族人在外地讀書就業,祭儀期間回到故鄉,透過親自操作魚簍與毒藤木等流程,讓他們與部族傳統產生更深厚連結。

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後,設置「高雄市政府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會」,啓動專案小組訪查「卡那卡那富族米貢祭」、「那瑪夏區拉阿魯哇族聖貝祭」及「卡那卡那富族河祭」以推動原住民族文化資產保存工作,預計在今年辦理的審議會中,「河祭」將有望成爲高雄市獨特的原住民族文化資產。

本文作者:Kyu

《Takao樂高雄》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