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地理】高考地理常見天氣系統圖彙總,很實用!大型空氣渦旋——氣旋、反氣旋與鋒面氣旋

高考地理常見天氣系統圖彙總

因爲專注所以專業

優質內容值得傳播

推薦轉發評論留言

歡迎標註來源轉載

一、氣旋與反氣旋

1.氣旋:指大氣中佔據三度空間且中心氣壓比周圍低的大尺度水平空氣渦旋,氣旋直徑通常爲1000km。

2.反氣旋:指大氣中佔據三度空間且中心氣壓比周圍高的大尺度水平空氣渦旋。反氣旋直徑比氣旋大,大者佔據最大的大陸或海洋。

3.氣旋、反氣旋的強度,用地面最大風速來度量,最大風速越大,表示氣旋、反氣旋越強。中心氣壓值越低,氣旋越強,反氣旋越弱;中心氣壓值越高,反氣旋越強,氣旋越弱。

4.氣旋和反氣旋的強度變化規律:

氣旋加深或發展:氣旋中心氣壓值隨時間降低,或低壓區內氣壓梯度隨時間增大。

氣旋減弱或填塞:氣旋中心氣壓值隨時間升高,或低壓區內氣壓梯度隨時間減小。

北半球氣旋,空氣作逆時針方向旋轉。由於摩擦作用,近地面層有氣流輻合。反氣旋,空氣作順時針方向旋轉,氣流輻散。南半球相反。

二、鋒面氣旋及其典型氣候現象

鋒面波動學說認爲,準靜止鋒或緩慢移動的冷鋒,鋒面上產生波動,在適宜的環流條件下,波動加深,逐步發展而形成鋒面氣旋。

它從生成到消亡,大體可分爲以下四個階段(畫圖):

初生階段:氣旋發生前在地面上有一鋒面。鋒面北面冷,吹偏北風;鋒面南面暖,吹偏南風。開始出現波動時,冷空氣向南侵襲,暖空氣向北擴展,使鋒面演變爲東段呈暖鋒,西段呈冷鋒,並出現相應的鋒面降水。

發展階段(成熟階段):鋒面波動振幅加大,冷、暖鋒進一步發展,鋒面降水進一步增強,雨區擴大。地面圖上閉合等壓線增多,氣旋不斷加深,暖區逐漸變窄。

錮囚階段:鋒面氣旋進一步發展,由於冷鋒移動較快,暖區逐漸縮小,氣旋式環流更加明顯,地面閉合等壓線增多。當冷鋒趕上暖鋒後,合併成錮囚鋒,中心氣壓更低,暖空氣逐漸被擡升至高空,降水強度和範圍增大。

消亡階段:經過氣旋的錮囚階段後,冷空氣從兩邊包圍暖空氣,迫使暖空氣上升,這時地面呈冷性渦旋。由於地面的摩擦和輻合作用,氣旋從地面開始填塞、消亡。

鋒面氣旋的天氣主要是大風和降水,它是由流場、氣團屬性和鋒的結構特徵所決定的。

鋒面氣旋有強烈的上升氣流,有利於雲和降水形成。

三.冷性反氣旋:也稱冷高壓。

冷性反氣旋發生於中、高緯度地區,冬半年活動頻繁,勢力強大,影響範圍廣泛,往往給活動地區造成降溫、大風和降水,是中高緯度地區冬季最突出的天氣系統。

冷性反氣旋是從冷鋒後部一個弱的地面高壓脊上發展起來的,在其發展增強時期,靜止少動。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冷性反氣旋內部空氣比較乾冷,空氣下沉,雲雨不易形成,在它的控制下較多出現晴冷少雲的天氣,易發生霜凍。

四.寒潮:

寒潮指北方的冷空氣大規模地向南侵襲我國,造成大範圍急劇降溫和偏北大風的天氣過程,且寒潮所經之地氣溫在24小時內猛降10°C以上,同時過程最低氣溫在5°C以下。

達不到上述標準的稱爲冷空氣或強冷空氣。

寒潮會給農、漁、交通、建築、花卉甚至人們的健康帶來危害。

五、熱帶氣旋

1.熱帶氣旋:

指生成於熱帶或副熱帶洋麪上、具有有組織的對流和確定的氣旋性環流的非鋒面性渦旋。

分爲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六個等級。

2.形成過程:

低空原先要有一個熱帶擾動,造成輻合流場,以提供發展熱帶氣旋的初胚。

要有廣闊高溫的洋麪(海水溫度在27°C以上),以蒸發大量水汽到空中凝結,提供形成颱風的巨大潛熱能和造成大氣層結不穩定。

要有一定的地轉偏向力,以使擾動氣流逐漸變爲氣旋性旋轉的水平渦旋,並使氣旋性環流加強。

基本氣流的風速垂直切變要小,以使潛熱積聚在同一鉛直氣柱中,而不被擴散出去,達到形成和維持暖心結構和加強對流運動。

對流層中相對溼度大和高層爲輻散流場也是熱帶氣旋發生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因此,熱帶氣旋生成和活動有一定的地區性和季節性。

六、颱風結構與天氣

颱風的結構與天氣:根據颱風中的風、雲、雨等在水平方向上的分佈特徵,可將颱風分爲大風區、暴雨區和颱風眼區。

大風區:自颱風邊緣到最大風速之間的區域,風速在8級以下,向中心急增。

暴雨區:從最大風速區到颱風眼壁,有狂風、暴雨、強烈的對流等,颱風中最惡劣天氣均集中出現其間。

颱風眼:颱風眼是由於外圍的氣流旋轉太急,無法侵入而造成的,半徑約520km。颱風眼內氣流下沉,風速迅速減弱或靜風,天氣晴好。(一次成熟的颱風,在一天內的降雨量大約相對於200億T水)。

七、熱帶氣旋的移動與路徑

熱帶氣旋移動的方向和速度取決於熱帶氣旋的動力。動力分內力和外力兩種:

第一,內力:主要由地轉偏向力差異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

第二,外力:是熱帶氣旋外圍環境流場對渦旋的作用力。

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氣旋移動,大致有三條路徑:

西移路徑:熱帶氣旋從菲律賓以東洋麪一直向西移動,經南海在海南島或越南登陸。

西北路徑:熱帶氣旋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在臺灣登陸,然後穿過臺灣海峽,在浙閩一帶登陸。

轉向路徑:熱帶氣旋從菲律賓以東海面向西北移動,到25°N附近,然後轉向東北方向移去,路徑呈拋物線形,對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及日本影響較大。

八、副高

副熱帶高壓:指在南北半球的副熱帶地區,經常維持着沿緯圈分佈的不連續的高壓帶。

西太平洋副高季節性活動的規律:

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從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動,強度增強;自夏至冬向南偏東移動,強度減弱。

在6月以前,副高脊線位於20°N以南地區,在其北側與西風帶中的溫帶大陸氣團相遇而形成雨帶,華南地區進入雨季。

6月中旬,脊線出現第一次北跳,穩定在20°-25°N之間,華南雨季結束,長江流域和日本一帶進入梅雨季節。

7月中旬,脊線第二次北跳,擺動在25°-30°N之間,這時黃河流域進入雨季,長江流域梅雨結束,進入盛夏伏旱期,天氣酷熱、少雨。

7月底到8月初,脊線第3次北跳,躍過30°N到達最北位置,這時華北、東北進入雨季。

9月上旬,副高脊線自北向南退縮,脊線第一次回跳到25°N附近,長江中下游出現秋高氣爽天氣。

10月初,脊線回跳到20°N以南,中國開始出現冬季天氣形勢。

副高的這種季性移動,常是北進時持續時間較長,速度較緩慢,而南撤時卻經歷時間短,速度較快。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圖爲春季T時刻亞洲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佈圖。

(1)指出控制圖示區域的兩個氣壓系統及位置關係。

(2)T時刻該區域的鋒面數量發生了變化。推測T時刻前該區域鋒面的數量,並分別說明封面形成的原因。

(3)預測P點將要發生的天氣變化。

(4)說明該區域春季天氣系統活躍的原因。

【答案】

(1)高壓;低壓;高壓位於低壓西北。

(2)3個。在低壓(氣旋)中,四周空氣彙集,北上的暖空氣與南下的冷空氣之間形成鋒面,氣旋逆時針旋轉,形成冷鋒和暖鋒兩個鋒面。(冷)高壓內的冷空氣東移南下,形成冷鋒。

(3)暖鋒過境,降水概率高,氣溫升高;暖空氣控制,天氣轉好,氣溫較高;冷鋒過境,氣溫下降,可能有降水,風力加強;冷空氣控制,晴朗,氣溫低。

(4)中低緯度升溫快,(高緯尚未明顯增強,)南北溫差大,氣壓梯度大,大氣運動快(冬季風與夏季風轉換期,天氣系統交替控制)。

【解析】

本題考查鋒面氣旋這種天氣系統。

(1)讀等壓線圖,根據圖中數據的變化,可知圖的左上角有個不完整的等壓線部分,其數據由外而內增大,則爲高壓;圖中間有個由外而內等壓值減小的部分,則爲低壓。高壓位於低壓西北方。

(2)根據圖中鋒面的排列推測鋒面數量爲3個;圖中左、右的冷鋒和暖鋒是因氣旋中氣流水平輻合,導致冷暖氣流相遇而成,北邊的冷鋒是西北側的高壓(反氣旋)氣流順時針水平輻散而形成。

(3)從圖中看,P點位於暖鋒鋒前,西北方較遠處又有冷鋒鋒面,因此其分別受暖風過境、暖空氣控制、冷鋒過境、冷空氣控制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答出其相應的天氣狀況(陰、晴、雨、雪等)和氣溫變化即可。

(4)該區域處於中低緯亞歐大陸東岸,春季時南北溫差較大,產生較大的水平氣壓梯度力,大氣運動快,致使該天氣系統活躍。

每年9~11月我國多地碧空如洗,天朗氣清。下圖爲我國十個城市近30年秋季晴天日數佔比統計。讀圖,完成1~2題。

1.“碧空如洗,天朗氣清”的主要原因有(  )

①受高氣壓控制 ②盛行上升氣流 ③暖鋒過境吹走塵埃 ④冷空氣降低空氣溼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圖中城市(  )

A.北京秋季晴天日數最多

B.地域文化景觀基本相同

C.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爲主

D.均位於秦嶺—淮河以北

1.B 2.D

解析 1.由“碧空如洗,天朗氣清”可判斷出,應爲空氣質量好的晴天。高氣壓控制下多晴天,①正確。盛行上升氣流,多陰雨天,②錯。9~11月我國爲秋季,氣溫不斷下降,暖鋒活動少,冷空氣活動頻繁,③錯,④正確。故選B。

2.圖中城市呼和浩特晴天日數最多,A錯。圖中城市有的位於我國西北,如烏魯木齊,有的位於東北,如長春,有的位於華北,如北京,地域文化景觀不同,B錯。呼和浩特、烏魯木齊、銀川爲溫帶大陸性氣候,其他城市爲溫帶季風氣候,C錯。圖中城市均位於秦嶺—淮河以北,D正確。

圖爲某次颱風某時刻風圈範圍分佈圖。完成3~4題。

3.除了受氣壓梯度影響外,九級風圈範圍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氣溫 B.下墊面

C. 地轉偏向力 D. 颱風中心氣壓

A. 甲 B.乙 C. 丙 D. 丁

3. B4、B

解析 3.圖中顯示,九級風圈範圍在海洋上較大,在陸地上較小,這是因爲陸地

表面摩擦力較大,使得颱風外圍風力減少,導致九級風圈範圍縮小,由

此可知,導致九級風圈範圍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下墊面,選項B符合

題意。颱風發生在夏半年,陸地氣溫更高,從氣溫角度不會減弱風速,

排除A。地轉偏向力不會影響風速,只改變風向,排除C。同一次颱風,颱風中心氣壓相同,排除D。

4.圖中顯示,甲和丁爲九級風,而乙和丙爲11級風,因此由風引起的風

暴潮甲、丁強度較小,乙、丙強度較大,排除A、D。根據颱風中心的

位置判斷,乙處的氣壓梯度力由東北指向東南,向右偏轉形成偏東,由

海洋吹向陸地,由它引起的風暴潮受到陸地阻擋頂託,會加大其強度,

因此圖示時刻風暴潮最強的地點是乙處,選項B符合題意。根據颱風中

心的位置判斷,丙處的氣壓梯度力由東南指向西北,向右偏轉形成偏

西風,由陸地吹向海洋,降低了陸地岸邊的潮水水位,排除C。

洗車指數是根據過去12小時和未來48小時有無雨雪天氣,路面是否有積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車濺上泥水,是否有沙塵等天氣條件,給愛車族提供是否適宜洗車的氣象指數。洗車指數共分爲4級,級數越高,就越不適宜洗車。讀“2016年3月16日17時某區域地面天氣圖”,完成5~6題。

5.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車指數數值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如果圖中等壓線狀況維持不變,某自駕遊汽車從②地經③地到④地,天氣變化可能是(  )

A.氣溫:暖—冷—暖 B.氣壓: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風向:西北風—西南風—東南風

【答案】5.A 6.D

【解析】第5題,①地受高壓控制爲晴朗少風天氣,利於洗車,故洗車指數數值最低。而其他三地位於鋒面附近而多大風、陰雨天氣,不適宜洗車而洗車指數較高。第6題,②地位於冷鋒鋒後,爲低溫、陰雨天氣,風向爲西北風;③地位於冷鋒鋒前,受暖氣團控制,氣溫較高,爲晴朗天氣,風向爲西南風;④地位於暖鋒鋒前,多陰雨天氣,受冷氣團控制而氣溫較低,風向爲東南風。故D正確。

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極渦旋是指盤踞在極地高空的大型冷性渦旋,它極不穩定,容易離開源地,挾帶冷空氣南下,往往形成罕見的寒潮天氣。北極渦旋南下後導致的寒潮天氣威力和影響有多大,也要看當時的大氣環流場配置和水汽輸送情況。下面兩圖分別爲我國1893年某次寒潮形成前和強盛時的高空500百帕等壓面高度分佈圖(單位:米),該次寒潮從1月12日大舉南下,直到2月中旬才陸續緩解;在我國南方形成嚴寒暴雪天氣,草木鳥獸成批凍死,珠三角北部積雪明顯,史載東莞“平地積雪二寸餘”“果木皆凍死”。中國氣象史上稱此次寒潮爲“寒潮之王”。

(1)說出北極渦旋對應近地面的天氣系統類型及性質。

(2)推測1893年1月北極渦旋南下的原因。

(3)2021年1月中旬,北極渦旋南下,因無南支槽系統存在,我國南方無大冰雪天氣。分析1893年1月北極渦旋南下形成“寒潮之王”的原因。

【答案】:(1)高壓(或反氣旋);乾冷。

(2)暖脊向北發展,在西伯利亞高空形成阻塞高壓;阻塞高壓佔據北極渦旋源地,迫使北極渦旋分裂南下。

(3)由於南支槽系統的存在,南方近地面存在低壓槽系統,且持續時間長,導致從印度洋、南海乃至太平洋向我國輸送大量暖溼水汽;同時加強北極渦旋南下冷空氣的勢力;南下強冷空氣與暖溼水汽相遇產生嚴寒暴雪天氣;寒潮持續時間長,降溫明顯。

【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北極渦旋是指盤踞在極地高空的大型冷性渦旋,它極不穩定,容易離開源地,挾帶冷空氣南下,往往形成罕見的寒潮天氣。結合圖分析,北極渦旋處高空500百帕等壓線下凹,爲高空中的低壓,對應的近地面天氣系統應爲高壓(或反氣旋),其性質爲乾冷。第(2)題,由圖可知,1893年1月暖脊向北發展,在西伯利亞高空形成阻塞高壓。北極渦旋是指盤踞在極地高空的大型冷性渦旋,它極不穩定,容易離開源地,攜帶冷空氣南下。阻塞高壓形成後,佔據北極渦旋源地,迫使北極渦旋分裂南下,往往形成罕見的寒潮天氣。第(3)題,寒潮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的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並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大範圍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爲寒潮。由於南支槽系統的存在,南方近地面存在低壓槽系統,導致印度洋、南海乃至太平洋上的暖溼水汽向我國輸送,同時可以增大南北氣壓差,加強北極渦旋南下冷空氣的勢力,形成大風。南下強冷空氣與暖溼水汽相遇產生大冰雪天氣;寒潮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大,大風、降溫、雨雪天氣明顯,從而形成“寒潮之王”。

1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注: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鬆鬆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衆號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

順手點擊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點贊

這是我們堅持不斷

持續不停更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