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對臺灣抗日運動轉型的意義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駐守宛平城的中國軍隊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新華社)
七七事變促成臺灣抗日運動轉型,臺灣志士奔赴大陸,直接投入抗日戰爭,共赴國難。
七七事變,中日戰爭正式爆發,雙方正式進入軍事敵對狀態。當時臺灣人民在感性的國族認同上,不但未視中國爲敵國,反而是仍視中國爲祖國。這對日本殖民當局而言是不可忍受的。故七七事變後,日本殖民當局以國家機器暴力在臺灣如火如荼地強行推動皇民化運動,以今天的政治術語來說,就是國族認同「日本化」的思想改造運動。
但是日人壓迫愈嚴厲,臺灣人民的抗日也愈激烈,七七抗戰促成臺灣抗日運動轉型,亦即激發了臺灣青年志士的奔赴對岸,直接投入抗日戰爭,共赴國難。這次臺灣抗日運動的轉型有四大特點:首先,他們不是個別的單一個人事件,而是許許多多的臺灣菁英,不約而同,前仆後繼地投入抗日大業。他們在臺灣都需躲避日本殖民當局的嚴密監控,自己設法隱瞞親戚友人,秘密輾轉西行,奔向人生地不熟的祖國大陸。
其次,他們是日據殖民統治下出生成長的一代,接受完整日本化的教育,個個不但日語流利,且學歷顯赫,但身上流着的中國血液,使他們思想深處認同中國是祖國。這些臺灣先輩願意歸返苦難祖國,投入抗戰,共赴國難的原動力,就是強烈的祖國意識,強烈的祖國認同。
第三,他們分別加入國民黨和共產黨。當時中國大陸有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兩大政黨。故這些投身祖國民族保衛聖戰的臺灣志士,從或然率的角度,也就分別參加了國民黨或共產黨。就地理位置而言,他們如果是先回到華北,則多是加入中國共產黨;如果是先回到華南,則大體上是加入中國國民黨。
第四,表達臺灣人民期盼迴歸祖國的強烈民意。1941年2月在重慶,在中國大陸南方各地的臺灣抗日組織,例如「臺灣獨立革命黨」、「臺灣民族革命總同盟」、「臺灣青年革命黨」、「臺灣國民革命黨」、與「臺灣革命黨」,爲了集中力量,合併成立以光復臺灣爲宗旨的「臺灣革命同盟會」。次年4月5日該會在重慶舉辦「光復臺灣宣傳大會」,是日重慶各重要報紙同時刊出〈臺灣光復運動專刊〉。1943年4月17日,該會發表宣言,鄭重聲明「臺灣土地原爲中國領土」「必須一致主張戰後臺灣應即歸還中國」。同年11月開羅會議召開,當時「臺灣革命同盟會」在召開第三屆代表大會時通過「請以大會名義向英、美、蘇各國領袖致敬,並要求其承認臺灣歸還中國」。因此,臺灣志士代表臺灣人民向國際社會發聲,宣示臺灣人民迴歸祖國的強烈意願,表達臺灣光復的民意。
回顧真實歷史,中國歷史與臺灣歷史是交互存在各自之中,其連結樞紐就是強烈民族感情的祖國意識。我們迴歸真實歷史,應將被埋歿的父祖輩近現代臺灣歷史,重新與中國近代歷史連結,恢復傳承我們父祖輩的祖國意識。(作者爲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