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黃學者李平:用現代科技方法揭示中醫科學內涵

李平教授和學生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科技中心基礎研究部副主任趙婷婷記得,有一段時間,臨牀醫學研究所的實驗室不到早上7點就會亮起燈,晚上9點以後才熄滅。第一個出現在實驗室的,一定是她的老師李平。“老師在科研和臨牀上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熱情,不用教年輕人怎麼做,我們就能感受到這份激勵。”

這份熱情持續了40年。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腎病領域不斷耕耘,李平通過親身實踐,在傳承中醫藥經典的同時探索創新方式,用現代科研方法闡述中醫藥臨牀療效的有效性和科學性,爲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8年,根據《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實施方案》部署要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實施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通過實施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探索建立中醫藥領軍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制度。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李平成了首屆100名“岐黃學者”之一。

“岐黃學者只是一個稱號,要求的是在中醫學術上有所建樹。”68歲的李平,在2021年退休後,依舊出現在門診和實驗室裡,傾心培養青年才幹。她認爲,“不斷學習提高,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用現代研究方式探究中醫藥奧秘

對於李平而言,學中醫的契機很奇妙。1978年,她還在當時的北京鐵路分局豐臺機務段學開火車。一位高校老師建議她考大學。靠着借來的幾本書,李平考上了北京中醫藥大學。

這個來之不易的上學機會,李平非常珍惜。學中醫要學醫古文,李平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畢業後,她進入當時的宣武中醫院中醫內科做臨牀工作,跟隨前輩王學義主任醫師學中醫經典。“當時王老師有一句口頭禪‘學好傷寒論,看病不用問’,說的就是我們要好好學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在跟隨王老師學習期間,李平眼見經典名方在一些疑難雜症中有顯著療效,也見到了很多患有腎病的病人。她還記得,有一個一米八幾的英俊小夥子,年紀輕輕卻已經到了慢性腎衰竭晚期;還有病人因爲腎病遭遇情感危機,被愛人拋棄。“當時的醫療條件差,晚期腎病病人不能像現在一樣進行透析治療,大部分都病情危重——牙齦出血、全身水腫、呼吸困難,甚至引發腦病,痛苦不堪。”遇見太多類似病例,卻發現自己無能爲力,李平非常苦惱,這也讓她下定決心要專注腎病研究。

1986年,李平開始跟隨名醫時逸人之子、我國中醫腎臟病奠基者之一時振聲教授攻讀碩士研究生,並先後取得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臨牀碩士和博士學位。1992年,已在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部工作的她通過原衛生部選拔公派出國留學考試,前往日本新瀉大學學習。

日本新瀉大學的醫學部腎臟病研究所是當時全日本唯一的腎臟病基礎研究機構。然而,因爲“學中醫”,李平無法在日本獲得臨牀進修許可,不能從事臨牀工作,“只能看,不能幹”。

李平只能在實驗室做實驗。當時新瀉大學醫學部腎臟病研究所正在開展中醫經方“柴苓湯”治療腎病的基礎研究,李平從製備疾病的動物模型開始學習,參與研究中藥治療實驗性腎炎的作用機理。“用腎病動物模型來觀察中藥,爲我打開了中醫藥研究的新視角”。

“會英語,還能說日語;懂中醫,又懂西醫。”許多日本同行給了李平這樣的評價。在日本學習,給李平打下了現代研究的堅實基礎。1999年,在日本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後,她謝絕了導師清水不二雄教授的挽留,決定回到國內,並進入中日友好醫院腎內科。

“如何用現代科技解讀中醫藥?不但療效好,還要明確療效的作用機制。”在中日友好醫院,李平創建了首個免疫炎性疾病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搭建了腎臟藥理研究平臺,建立了13種實驗動物模型用於複方中藥的現代研究。

2001年,爲了加強醫院基礎研究工作,李平從腎內科調至中日友好醫院臨牀醫學研究所,並擔任臨牀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兼中西醫結合—藥物藥理研究室主任。當時,研究室缺乏基本的藥理研究設施,她創造條件開展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臟病的臨牀應用基礎研究,不斷開展國內外合作與交流,在學習和總結基礎研究方法的過程中,帶領團隊開展中藥複方治療慢性腎臟病的新藥研究,2008年獲得該所創立以來第一個新藥臨牀批件。

2005年,李平團隊聯合清華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多家團隊,將系統生物學方法用於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牀研究,創建了糖尿病腎病系統診療評價體系,爲中醫辨證治療提供了客觀依據。同時,開展中藥複方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牀與基礎研究。2016年,她領銜的“益氣活血法治療糖尿病腎病顯性蛋白尿的臨牀與基礎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獲國家獎不是目的,我們要爲糖尿病腎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療藥物。”李平還帶領團隊積極探索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的優勢特色,研發了醫院製劑。2022年,她帶領團隊開展的“中藥治療糖尿病腎臟疾病優勢特色及作用機制闡述取得新進展”獲評中醫藥十大學術進展。

“中西醫結合是優勢互補。”李平舉例,在臨牀中治療一個腎病的病人,有時會採用西醫的方法,當西醫的方法解決不了問題時,會用中醫的方法,二者相互補充,爲疑難腎病提供滿意的治療方法。在從事研究工作時,常常會用西醫的現代技術平臺,“我們主要藉助中西結合方法,更好地闡明中醫藥治療疑難腎病的優勢和特色,用現代科技方法來揭示中醫的科學內涵。”

中醫臨牀與科研相輔相成

“作爲中醫大夫,臨牀很重要。”李平還記得,1999年,曾有一位在腎內科住院診治的外地狼瘡腎炎患者,一度高燒不退,西藥無濟於事。護士來問李平是否可以嘗試用中藥治療。通過中醫經典名方小柴胡湯加減,患者很快退燒。20多年來,患者一直和李醫生保持聯繫,經常介紹當地患者和親屬找李醫生看病。

“醫生跟患者的溝通非常重要。”在李平看來,面對疾病,醫生需要耐心和細心,尤其對於一些晚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疾病很複雜,用藥也很複雜,必須充分和患者溝通、相互尊重,幫助患者解決問題。

“學中醫做臨牀,能夠給病人解決問題,帶去幫助;搞科學研究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只是有時候比較艱苦,需要長期堅持下去。”在李平看來,中醫臨牀和科研互爲補充和借鑑。具備臨牀基礎,能更好地發現中醫藥的優勢特色,爲科研提供思路,讓科研不走偏。與此同時,臨牀事務繁重,醫務人員壓力大,科研能夠讓人更好靜下心來鑽研問題,更好爲臨牀服務,“二者相輔相成”。

在臨牀和科研中,李平發現,有的中醫臨牀醫生對中藥毒副作用認識不足。針對這一情況,李平積極推廣安全用藥的理念和知識普及,主編的《中草藥腎損害與中醫藥治療》2004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並於2006年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著作二等獎。書中除了分析馬兜鈴酸導致肝腎損傷等案例,還列舉了一些其他可能導致腎損害的中藥,以及臨牀醫生應該如何處理、治療等應對方式。

“中醫藥確實是我們國家的瑰寶,在腎病治療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中醫人不能盲目自信,需要不斷學習瞭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讓大家都知道用藥時該注意哪些毒副作用。同時也不能談虎色變,一提到吃中藥就謹慎,甚至認爲中藥有毒。”李平說,近期她和團隊正針對能治療腎病、降低蛋白尿的中藥雷公藤製劑,編寫安全用藥指南。“我們本着循證爲主、專家共識爲輔的原則,整理總結相關文獻,幫助患者安全合理使用雷公藤製劑,使祖國醫學更好地造福腎病患者。”

把年輕人培養好,中西醫結合事業才能後繼有人

作爲中日友好醫院博士研究生,95后王穎算是李平的“關門弟子”。“在臨牀、科研、學習層面,李老師教會了我們什麼是嚴謹、認真、負責,做好每一件小事。在生活中,她又給我們充分的關愛。我感到很幸運,能夠遇到這樣一位老師。”王穎說。

除了在中日友好醫院兼顧臨牀和學術工作,李平也擔任多所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開展的第六批、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

中日友好醫院中西醫結合糖尿病科副主任武曦藹從2005年起跟隨李平教授讀研,2018年作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繼續師承李平教授,“前前後後和李老師學習了20年”。

武曦藹對一個場景印象深刻。腎病患者對鹽的攝入有限制,一天大約3克。“普通大夫可能對患者說,少吃鹽,一天3克就差不多了。李平老師除了關注患者吃飯怎麼吃、喝水怎麼喝、鹽放多少,還會細緻地對病人說:如果你覺得沒有味道,可以用醋或者番茄調味。”

“‘仁心仁術’這個詞用在李老師身上毫不誇張。”武曦藹說,“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年輕醫生學習,真正把病人當親人,爲病人做最好的醫療服務。”

“李老師已經到退休年齡,卻在不斷學習、提高自己。”武曦藹還記得,最初開始學醫時,關注的多是如何看好病。李平告訴她,作爲一個好醫生,看好病固然重要,但一個醫生能看的病人是有限的,因此一定要做科學研究,找這種疾病的規律,治療更多疾病,更好地爲民衆服務,做醫學科學家。

每週一晚上7點半到9點,是李平團隊雷打不動的“線上學習”環節,每次都有近百人蔘加。從經典學習到臨牀診治經驗,從科研課題申請到論文寫作,大家在羣裡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與體會。“每週一的學習環節,也能充分體現教學相長。”李平說。

“年輕人有活力,和年輕人在一起特別快樂。同時年輕人有很多特有的優點,對新事物接受得快,腦子反應快,值得向他們學習。”李平發現,近年來從事中醫藥事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傳承中醫,在中醫教育裡有一句話叫:讀經典,跟名師,做臨牀。學好中醫經典,系統地學、紮紮實實地學,同時由具備經驗的醫生進行指導,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對年輕人的成長都很有幫助。”

如何成爲一名好醫生?李平認爲,一名合格的醫生首先應當不斷學習,積累經驗,讓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療;其次就是以病人爲中心,事事爲病人着想,能夠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說,大醫精誠。這四個字精準地道出了醫生的職責——‘精’要求醫生具備精湛的醫術,‘誠’要求醫生有醫風醫德,做人做事誠懇真誠,這樣才能給病人解決問題。”

“年輕人是祖國醫學的未來,把年輕人培養好,中西醫結合事業才能後繼有人。”李平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餘冰玥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