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委員會要談什麼?未來乾淨電力哪裡來都要談

廖俊智強調,自己將不會站在支持核電或反對的任何一邊,會以理性務實態度討論,委員會也將保持開放態度討論,全方位確認全球趨勢下的氣候變遷臺灣應有的行動及策略。

廖俊智17日出席中央研究院和農業部簽署淨零減碳科技研究推動合作備忘錄活動,說明雙方合作在於創新淨零科技開發自然碳匯,真正落實高固碳狼尾草種植試驗、海藻近海養殖試驗等先導研究。

他也說明,碳匯是因應氣候變遷、淨零碳排不可或缺的一項,氣候變遷委員會中對於碳匯的找尋是希望透過農業部門。據估計,臺灣農業部門每年有逾600萬噸的碳匯產出,可抵銷碳排佔比最大的工業及交通部門。

廖俊智表示,自己將不會站在支持核電或反對的任何一邊 ,現在不同的碳匯計算有治理、法規認可等有待處理,所有減碳的方法也沒有一樣都是最好的,中研院和農業部的合作中將共同建置自然碳匯監測、驗證方法,許多都會在委員會中討論。

另一方面,對於缺電的危機,廖俊智指出,現在我們大約需要2800億度的電,到2050年時用電量可能會增加到超過5000億度電,而且屆時都是需要乾淨的電力,這些乾淨電力要從哪邊來?核二、核三的供電加起來有300多億度電,目前再生能源可供200多億度電,加總都遠低於我們現在和未來所需的電力,所以委員會不能只侷限於討論現在的狀況,眼光會放到更遠的未來,估算全國不同發展階段需要的電量,在會中要很務實、很理性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