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路「夢魂之地」寫宮廟及臺灣命運 理解背後創痛

作家平路長篇小說「夢魂之地」寫通靈人、宮廟及臺灣命運,獲得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年度大獎」。平路今天表示,得獎是肯定,高興一天就好,「明天坐上織布機,就要繼續新小說的編串。」

平路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表示,寫小說讓她明白世上有這麼難的事,「夢魂之地」尤其難,也因此讓她可以貫注心神,人生一切變得清晰而簡單。平路謙稱自己的手感總是差一點,「但努力吧,希望我的頭腦可以源源不斷長出新細胞。」

「夢魂之地」寫一個通靈人的故事,但這個通靈人神通廣大,不只通各路神明,還通上了「太子爺」蔣經國,代替他看到島嶼的身世,揭穿兩代強人早知的謊言,以及夾纏在內戰與國際情勢間的恩怨情仇。

平路向來敢於挑戰爭議話題,寫過章亞若、宋美齡、鄧麗君,以及震驚臺灣的「媽媽嘴咖啡事件」,但她最關心的還是島上「有情人」的喜怒哀樂。

平路認爲,臺灣的宮廟是一種信仰,而所有宗教的意義都是想要重新連結,有些人爲什麼這麼虔誠,其實就是非常希望跟別人也做出連結。

平路說,對她而言,小說就是一種信仰,寫小說是一種嘗試跟人連結的方試,許多作者都非常羨慕通靈的人,彷彿只要搭對了天線就可以進入別人的腦海。

平路表示,通靈的意義就是可以貫通別人的心意,在某一個瞬間讀懂另外一個人的心,或經歷別人的生命,「這不是跟寫小說很像嗎?」

理解是平路作品常出現的命題,但理解的背後一定有各自的創痛,平路說,臺灣目前的處境跟長久以來所經歷的種種有關,「臺灣受到虛幻謊言的影響,不管是外省族羣的失落,本省族羣受到的迫害,大家幾乎都是受害者,心中總有很深沉的創痛無法浮現出來。」

平路指出,「夢魂之地」表面上是乩身的修練之旅,探討的仍是忠貞與背叛的關係,以及臺灣的宿命,爲什麼中國覺得臺灣一定要統一,爲什麼有些人非背叛不可,以及怎樣纔是一個人最嚮往的生活。

平路表示,她一直不停在思考「爲什麼要寫作」這件事,「一方面是因爲要跟人分享、連結,某一方面也是想要了解自己的獨特性,但寫了這麼多年我愈明白,瞭解自己的獨特性,是爲了記住自己的獨特性。」

平路本名路平,1953年生於高雄,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曾任中時晚報副刊主編、中國時報主筆、香港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並曾在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與臺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任教,2021年獲國家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