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財報:全球市場小步慢跑,中國市場挑戰難解
蘋果公佈了截至9月28日的2024財年第四財季財報。
從營收數據來看,這又是蘋果創紀錄的一個財季,其營收規模達到了949億美元,同比增長6%;淨利潤也達到了147.36億美元,若是扣除因歐盟普通法院國家援助裁決被推翻所補繳的102億美元的影響,事實上本財季蘋果打淨利潤更是高達25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
具體到產品營收構成來看,iPhone 、Mac、iPad、服務業務在本財季均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僅有可穿戴和智能家居業務錄得了3%的負增長。
而從區域市場收入構成來看:在全球主要市場中,除開中國市場,蘋果均處於小步慢跑的狀態,而中國市場雖然處於回暖狀態,但依舊是處於負增長階段。本財季中國市場營收爲150.33億美元,同比下跌0.34%,不及去年同期的150.84億元,更不及分析師預測的158億美元。
而本季財報也或預示着蘋果公司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業務走向:在全球市場小步慢跑,在中國市場挑戰難解趨勢依舊。
如我們所見,雖然蘋果公司的業務體量已如此之大,但在本季營收數據上,美洲、歐洲、日本、亞太其餘地區都實現了同比增長,這是事實也是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的大趨勢。
可以說,在大中華區市場外的主要市場,蘋果公司的業務是處於小步慢跑的增長階段,而在印度、拉美等新興市場,也正在成爲蘋果公司的新的增長機遇之地。
諸如在本季財報會議中,蘋果就表示“我們對印度市場熱情的持續增長感到興奮,我們在那裡創下了歷史新高。我們將繼續擴大印度市場的直營店建設。”
但在中國市場,蘋果產品卻未能助推蘋果公司延續全球其他市場的前進步伐。
數據顯示:雖然本季受新款iPhone上市助推使得本季跌幅環比大幅收窄僅爲0.38%,但這一數據表現依舊遠不及分析師預期的158億美元。
這或也預示着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或將面臨長期的增長挑戰。
構成這種挑戰的關鍵原因則是:中國市場是全球競爭最爲激烈的市場,但蘋果公司在面臨激烈競爭的同時亦有技術落地困境亟待解決。
從競爭激烈層面來看:
在當前全球前七大智能手機廠商中,來自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廠商就佔據了五席,而隨着三星在國內市場式微,這在事實上使得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局面屬於五打一的局面——而蘋果公司一年僅有一次的新品更新策略與國產廠商一年數款產品更新的策略相比,在消費者注意力爭奪以及新技術迅速落地層面,均處於相對劣勢。
並且在此現實下還不容忽視的一大現實是:國產廠商們當前產品,正迅速向蘋果產品靠近——無論是產品的外觀工業設計語言還是特色功能層面均是如此。
一覽最新發布的國產新品們,幾乎清一色的走向了類iPhone的直角邊框超窄邊設計,有些甚至還加上了與iPhone 16系列的拍照按鍵。;而動態圖片、靈動島、Airdorp等原本屬於iPhone的特色功能,在現階段業已幾被各大廠商所採納並融入最新系統中,所以當前業界流行的是“掏空蘋果”,成爲蘋果平替。
並且國產還在拍照、充電等領域領先於蘋果,再配合趨近外形、相似功能以及售價優勢和本土化優勢,國產正越來越強已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在此現實下,蘋果如何在國產“跟進與超越並存”的現實下,繼續脫穎而出,已成爲蘋果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從本土化困境來看:
而這種本土化優勢,不僅使得國產們在用戶需求和渠道下沉層面走得更深,同時在相關關鍵技術落地上,國產也比蘋果走得更爲順暢——特別是當前最爲火熱的生成式AI技術上,國產在國內市場的落地速度比蘋果快得多。
能夠看到,當前國內諸多廠商已順着蘋果Apple Intelligence的思路,着手於系統級AI體驗的構建與落地——無論是系統級的通知摘要整理、視覺識別還是屏幕情景感知等。
但作爲這一思路的提出者,蘋果公司的AI技術卻依舊未能在國內市場落地,這使得iPhone 16系列這一在蘋果宣傳中專爲Apple Intelligence所打造的產品,當前在國內市場的AI體驗卻趨近爲0,以至於蘋果在官網上也只能尷尬的寫上——“爲Apple 智能預備好”。
而Apple Intelligence 何時能在國內市場真正落地,目前蘋果也未能給出確切時間,只是將時間大致定在了明年。
雖然AI技術在用戶購機驅動力中究竟能起到了多大作用,目前還沒有確切數據得以支持,但在激烈競爭市場,AI技術“人有我無”的現實對於用戶購機而言,必然不會是加分項。
雖然在蘋果的財報會議上,蘋果表示根據 Kantar 的一項調查,iPhone 是美國、中國城市、英國、澳大利亞和日本最暢銷的機型,並且隨着iPhone 、iPad、Mac全系產品均已完成部署Apple Intelligence 的準備,蘋果已構建起最好的假日季產品陣容。
如此種種,或在全球市場上爲蘋果繼續開啓創紀錄的2025財年第一財季。
但在蘋果的第三大市場——中國市場,面對強競爭市場環境,蘋果依舊需要努力推進Apple Intelligence的落地,需要拿出更多的創新,才讓消費者重回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