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9.2,輸個底朝天
活久見,2024年了,還有人在翻拍周星馳電影,還在炒無厘頭喜劇的老飯。
這就是3月中旬上映的《新九品芝麻官》。
影片本身不值得多聊,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票房表現。
上映4天只有109人去電影院觀看,累計票房只有3647元。
上映十天,票房堪堪突破5000塊,片方分賬只有1713元,後續票房逐漸走低,恐怕也漲不了多少了。
《新九品芝麻官》算上導演、主要演員,一共11人。
辛苦半天,每人都分不到200塊。
連香港演員的飛機票都不夠,更別提什麼收回投資成本。
拍這樣的電影,真不如找個班上。
一部電影拍完之後,只有兩個結局。
對於觀衆來說,無非是看與不看,沒啥損失。
但對片方和資方來說,那就是掙錢與虧錢,天堂或地獄的落差了。
真要是票房太低,虧得太狠,可能連公司都得垮了。
今天我就給大夥盤盤,那些“一部電影幹倒一家公司”的荒唐故事。
既然是以周星馳開的頭,那就先來看看他的投資滑鐵盧。
豆瓣評價人數超過百萬,評分超過9分的神作:《大話西遊——月光寶盒/大聖娶親》。
1994年,周星馳初試投資拍片,與人合夥成立了彩星電影公司,開始籌備電影。
既是第一次投資開影視公司,又是新公司的創業作品,周星馳決心打好這第一槍。
於是,從頭到腳都是全明星陣容的兩部《大話西遊》,誕生了。
且不說劉鎮偉執導,周星馳、吳孟達、朱茵、蔡少芬、藍潔瑛、莫文蔚主演。
就連動作指導都是程小東,配樂都是趙季平這樣的業內大師。
更是與西安電影製片廠合作,遠赴《紅高粱》的拍攝地寧夏鎮北堡影視城。
最終這部投資了6000萬港幣的大作,只拿下5420萬港幣票房。
在內地上映時雖然正值假期檔,最後卻只收得區區40萬。
許多場次觀衆只有個位數,提前退場、退票的情況也是屢有發生。
多虧《大話西遊》後來憑藉一些高校學生的口口相傳,逐漸口碑回升。
又經過網絡和家用VCD市場的爆火,它才成了難以忽視的千禧年流行文化標誌。
但在當時,低迷的票房表現,以及觀衆甚至發行商的負面評價,還是給《大話西遊》打上爛片標籤,直接導致彩星電影公司破產。
明星投資拍電影虧本的不止周星馳,還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劉德華。
而且幹垮的,不止是一家公司。
90年代,劉德華在當時“演而優則商”的風潮下,創辦了天幕製作有限公司。
但沒過多久,這家公司就陷入了經營危機。
爲此,劉德華邀請當時的“香港電訊大亨”麥紹棠入股公司,並開始籌拍新片《全職殺手》。
這部《全職殺手》,由天幕公司與銀河映像合作拍攝。
演員方面除了一衆香港影星,還拉上了日本大帥哥反町隆史。
杜琪峰和韋家輝聯合執導,給本片設計了多人物、多角度切換的敘事模式;
多處橋段設計,也有其他經典警匪片的影子。
爲了更好的演出效果,本片採用實景拍攝,搞得劉德華險些被捲入地鐵。
甚至因爲劇組準備工作不周全,槍械在現場走火,險些打穿華仔臀部。
爲了讓電影在海外市場也能有好的表現,《全職殺手》在亞太歐美等地也下了很大功夫進行宣發。
但很可惜,這部寄託天幕東山再起希望的影片,最終也遭遇滑鐵盧。
有網友表示,《全職殺手》的成本在4000萬港幣左右,然而票房僅有2568萬。
北美票房2萬美金,歐洲票房15萬,與當時的宣傳力度實在匹配不上。
票房的虧損讓當初入股的麥紹棠大呼上當,質疑華仔能力,最終二人鬧到對簿公堂。
劉德華正在拍攝《無間道》險些被叫停。
經過圈外好友從中斡旋,兩人最終和解。
可麥紹棠還是決定撤資,天幕電影公司再次陷入財務危機,不得不倒閉。
雖然當時的港片市場已經急速沒落,2002年的《無間道》卻又讓人看到些許希望。
於是短暫休整之後,劉德華再次創業,創辦映藝娛樂有限公司,拉來曾志偉,拍出了一部經典黑幫片。
這就是片片曾經解說過的《江湖》。(點擊下方藍字或圖片,即可跳轉到解說)
“一個封殺,一個封神,這片絕了”
該片由張學友、劉德華、陳冠希、余文樂擔任主角,配角也是全明星陣容。
結構採用雙線敘事,演員表現堪稱精彩,鏡頭設計十分浪漫唯美。
神作稱不上,但質量過關,小有驚喜。
當時的港片出於市場原因,需要着重考慮進入內地市場的問題。
可惜完全香港製造的《江湖》幾經努力,也沒獲得“合拍片”的送審資格。
要知道,“合拍片”與“協拍片”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是片方在內地票房中的分賬比例幾乎是天壤之別。
爲了讓《江湖》以合拍身份進入內地市場,曾志偉找來幾位內地電影人補拍鏡頭。
還對原版進行大幅刪減、修改,重新送審。
誰成想,經過三輪刪改,三次送審,不但沒評上合拍電影,還因爲和備案時的劇本差距過大,連協拍片的資格也沒能保住。
《江湖》本來的成本並不算大,但經過這幾次修改反覆折騰,成本還是達到了4000萬港幣。
爲了彌補這一損失,劉德華和曾志偉決定聯合內地院線,發行《江湖》的光盤版。
誰成想又趕上內地的“盜版潮”,大量盜版光盤趕在正版發行之前就早早佔領了內地市場。
屋漏偏逢連夜雨,等到《江湖》在香港上映時,和它同臺打擂的是周星馳的《功夫》,成龍的《新警察故事》。
最終,《江湖》投資4000萬港幣,票房僅爲慘淡的1291萬。
這次投資失敗,不只讓公司陷入困境,傳言劉德華本人也瀕臨破產。
當然,後面映藝娛樂憑藉投資甯浩的《瘋狂的石頭》等一系列影片,實現了業績和口碑的逆轉。
不過《全職殺手》和《江湖》兩部片子,確實曾把天幕電影公司幹倒,讓映藝娛樂陷入尷尬境地。
以上說的這兩個例子,都是演員當老闆時,片子賠了大錢。
若是有位成熟的大導演坐鎮,想必就不會翻車了吧。
當年勇闖好萊塢的華裔導演有很多,真正闖出名堂的,可能只有吳宇森和李安。
憑藉《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開創吳氏暴力美學,躋身頂級大導的吳宇森,初到好萊塢並不順利。
好在幾經沉浮,他執導的《變臉》勇奪當月北美票房冠軍,並被選爲“年度十大佳片”。
2000年的《諜中諜2》則在全球狂轟5.46億美元,拿下當年全球票房榜冠軍。
雖然履歷如此輝煌,吳導還是翻了車。
在《諜中諜2》上映的第二年,好萊塢八大製片公司之一的米高梅公司找到了吳宇森。
(就算你不知道米高梅,也一定看過這個片頭)
米高梅公司大手一揮,投資1.2億美元(當時相當於10億人民幣),給吳宇森開拍戰爭大片《風語者》。
爲了讓效果更加真實,片方準備了上千套美軍和日軍軍裝,動用了二戰時的美日兩軍坦克,甚至光消耗的子彈就超過了150萬發。
不知是因爲本片傳達的價值觀,並不符合西方人的傳統口味;
還是說這部現在評分7.7的影片,本身質量有問題?
《風語者》只拿下776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米高梅的投資基本是血本無歸。
《風語者》的慘敗,直接導致高層被迫辭職,米高梅進入拍賣行列。
3年後,米高梅公司被索尼買下,成爲索尼旗下的一員。
至此,曾經的“好萊塢八大”中最後一個獨立製片公司就此消失。
到了2013年,剛從重病中恢復的吳宇森,開始拍攝籌劃許久的《太平輪》。
這是一部投資4億,多家影視公司聯合出品,由章子怡、金城武、黃曉明、宋慧喬、佟大爲、長澤雅美等一衆國內外影星出演的國產史詩大片。
但很可惜,《太平輪》上下兩部,把製作週期、劇本質量、2D/3D選擇、剪輯方式、上映檔期、宣傳方式等所有的坑都踩了。
最終,共耗資4億的《太平輪》,上下兩部一共只拿到2.5億票房。
觀衆期待已久的“東方泰坦尼克號”,最終淪爲投資方的毒酒。
因爲這次投資失利,《太平輪》的主投資方小馬奔騰公司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
加上創始人去世、內外各種矛盾加劇等各種原因,曾拒絕了華誼54億收購的小馬奔騰,最終被一家金融投資公司以3.88億的價格收購。
另一家出品方樂視影業,曾提出《太平輪》爲保底8億,如今也只能乖乖賠錢。
吳宇森作爲一代大導,也從此被諸多媒體貶爲“二流生意人”。
如果說以上這些賠錢和倒閉都不夠刺激,快到最後了,我肯定得給大家放個狠的。
那就是2018年上映,評分高達3.0的究極魔幻特效史詩大片——《阿修羅》。
《阿修羅》的影片概念,脫胎於傳統文化中的“六道輪迴”,講述的是六界之中的愛恨情仇,世界觀極其龐大。
演員方面由吳磊、梁家輝、劉嘉玲主演,三人共演一顆頭的三張臉。
特效方面,當時國內最知名的特效團隊都只配給它做點邊角料的活兒。
主要的聲音和特效製作全採用好萊塢頂級團隊。
《阿修羅》號稱籌備6年、全球13個國家參與、2000多件手工道具、2400個特效鏡頭,誓要打造中國的《指環王》。
一番熱鬧折騰,《阿修羅》燒掉了7.5億投資。
上映之後,遭遇差評一片。
3天之後就匆匆撤檔,票房累計不足5000萬。
也就是說,這部《阿修羅》,硬生生賠了7億。
這次被幹倒的,不是什麼電影公司,是整個寧夏電影集團。
如此鉅額的虧損,想來放眼影視行業歷史也爲數不多。
(《阿飛正傳》劇照)
其實“一部電影幹倒一家公司”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張國榮的《阿飛正傳》讓鄧光榮賠了4000萬,公司破產。
據說,鄧光榮被氣得犯了心臟病,住進醫院。
還有大家喜聞樂見的經典黑幫片《黑金》,遭遇《泰坦尼克號》,6000萬投資打了水漂,讓麥當雄的製作公司直接倒閉。
此後麥當雄淡出電影製作,去內地經營農產品和房地產生意。
屬於是一部電影幹倒了公司,把導演的職業生涯也終結了。
其實以上介紹的很多電影都不是爛片,甚至還稱得上經典佳作。
但電影票房這件事,並不是只跟電影質量掛鉤的。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好了,篇幅有限,關於今日話題的相關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和我交流。
有想看我聊的影視話題,也歡迎多多留言。
今天就聊到這裡,咱們明天見。
拜了個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