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大同高中考證150年前羅發號事件 創作「南岬風雲」繪本

屏東縣立大同高中地理老師利天龍說,繪本籌劃與修訂期間,師生透過踏查,解開李仙得與卓杞篤的協議地點的火山之謎。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立大同高中下淡水溪畔教學旅行團隊師生,以「羅發號事件」爲主題,歷時4年,實地踏查、考證,以傳奇商人必麒麟之視角,回憶羅發號事件發生後,他與各方勢力齊聚恆春半島的互動過程,創作「南岬風雲~必麒麟的瑯嶠之旅」繪本,今年5月出版。

大同高中表示,南岬風雲故事繪本,是校訂必修「屏東學」課程學生學習成果,由當時國中部美術班學生洪婕妤、邱聖芸、林泉承、曾智琴、鄭丞築等人創作繪圖、五名老師,利天龍、郭欣芝、郭家瑜、李健宏、陳宛萱帶領指導,花四年完成,當初國中學生,如今都已經是大一學生。

團隊老師、地理老師利天龍說,教師團隊注意羅發號事件牽動清朝、日本、原住民與英、美等國的外交角力,留下許多屏東在地歷史疑雲,希望能在課本的文字之外,若能有圖片,甚至繪本可提高學習動機,着手實踐,如今成書,耗時3年10個月。

創作繪本過程中,邊考證、邊修正,大同高中指出,繪本內容講述1867年羅發號事件後,英、美、清朝各方勢力善後過程,與南岬之盟的簽訂,選擇必麒麟爲繪本主角,必麒麟是個傳奇的人物,不僅有自己的自傳,還捲入當時許多與原住民的交涉行動。

教師利天龍說,繪本籌劃與修訂期間,師生透過踏查,解開李仙得與卓杞篤的協議地點的火山之謎、船員登岸地點龜仔甪鼻山之謎、1867年劉明燈所建清軍臨時堡壘地點之謎;並曾在龜仔甪部落的一次營隊課程中,意外與美國裡德學院費德廉教授取得聯繫,教授熱心提供美軍福爾摩沙遠征行動地圖,確認當年美軍爲報復龜仔甪社,其主力軍與側翼的登陸地點與作戰路線。

利天龍說,這些疑雲研究,透過一幅橫幅海報地圖從中認識,羅發號事件在臺灣近代史上有關鍵地位,更是19世紀帝國主義擴張的縮影,可惜過去教科書讓多數臺灣人對此事件認知不足,直到公共電視臺播出「斯卡羅」,才引發國人對這場涉外事件及瑯嶠十八社的關注。

大同高中指出,繪本後半部附有知識頁,交代1860年代以降恆春半島聚落概況、繪本主要人物、南岬之盟備忘錄內容,以及羅發號事件留下的地點疑雲。

大同高中校長王鬱菁說,「南岬風雲—必麒麟的瑯嶠之旅」,不是單純的故事繪本是忠於史實考證的歷史紀事,也帶領大家省思「涉外」、「衝突」,在不同族羣間的認知與立場。未來作爲教學教材,也會寄贈恆春地區的國中。

屏東縣立大同高中下淡水溪畔教學旅行團隊師生,以「羅發號事件」爲主題,歷時4年,實地踏查、考證,「南岬風雲~必麒麟的瑯嶠之旅」繪本,今年5月出版。記者劉星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