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華生》名家專論-越南周旋強權的智慧
歐巴馬在他那「意味深長」的演講中,特別提到擊敗宋朝的越南名將李常傑的詩「南國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書」。這成了歐巴馬演講的焦點。在越南,這首詩被認外電報導爲是越南對中國的「獨立宣言」。
我們往往以爲越南只是一個與我們不相干的外國,但是事實上越南中北部古稱交趾或安南,在秦漢開始之際就已經納入中原版圖。在唐朝末年,中央衰微,各地節度使與藩鎮擁兵自立。在交州變成了「靜海軍節度使」的轄地。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的重要時期,一直到宋太祖趙匡胤在滅了北漢之後才勉強大致統一。其間西夏定難軍和交趾靜海軍逐漸離心,沒有回到再度統一的宋朝之內,逐步脫離中國獨立。
當然,宋朝也不是沒有軍事與和平統一的努力。在軍事方面,王安石曾向宋神宗建議乘交趾空虛,「一舉滅交趾」、「失此機會,誠可惜」,再乘勝「以其氣臨夏國」。但由於宋朝文弱,與交趾在兩次短暫的邊界軍事衝突中也沒有討到什麼便宜。這些都表明:在維繫「一個宋朝」的前提之下,宋朝並未真正放棄對交趾進行武力統一的準備。歐巴馬在越南提到的越南名將李常傑,就是在宋神宗熙寧年間的「對宋自衛反擊戰」中,再次確立了越南的強大已經足以武裝自立。
由於宋朝軍事準備的重心在北方的契丹與西夏。所以,對越的工作重點,主要還在取得雙方都可以接受的「不屬於國與國關係」的安排。宋朝堅持視交趾爲內藩,宋神宗曾指示「交州平日依內地列置州縣」,在內部上視爲一個州縣。而交趾各朝在取得實際的自立之後,新在位君主皆自稱「權靜海軍留後」以俟宋朝之封;宋朝也必定封以「充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使」、「安南都護」、加錫「交趾郡王、南平王、南越王」之名,以維持與交趾方面「一個宋朝,各自表述」的共識。
從西元866年,唐朝在安南都護府設置靜海軍開始。歷經唐代滅亡,五代十國,到西元968年實際脫離中國獨立。開始於唐朝的靜海軍節度使的除授,卻一直持續到南宋滅亡前的西元1262年,歷經了400年。這也是安南與宋朝之間的「創造性模糊」的妥協。
雖然在明成祖、宣宗期間,曾再次征服交趾,並勉力維持20年的「交趾布政使司」。然而,各地叛亂蜂起,征服容易卻難以治理。終究因爲治理成本太高,使得明朝最終不得不放棄安南。這與今日美軍的伊拉克困境應該有異曲同工之妙。
也許有人將越南的獨立,當成是個小國如何經過1000年的掙扎而逐漸脫離中國的勵志故事。但實情恐非如此。河西的歸義軍政權與西夏的定難軍政權最終回到了中國版圖,終究是因爲河西荒涼,無法在經濟軍事上長期自立。而安南擁有極爲肥沃、高溫多雨的紅河與香河三角洲。再加高產、早熟、耐旱的「占城稻」。再加上發達的國際貿易,並與早期到達東南亞的歐洲人開始有所接觸。明朝曾引進了名爲「安南銃」的火器,這是一種先進的加壓火器,可以想見當時的安南已經是一個武器先進,人口稠密、既富且庶的地區性的大國,這是越南最終得以獨立的「開國三神器」。
越南歷朝也有着較好的政治外交技巧,得以在過去的東亞朝貢體系裡面維持一個較有利的穩定外部環境,使其得以專心向南開疆拓土,最終征服了中部的占城國,以及湄公河三角洲,形成了今天的越南。
今日的越南擁有超過9000萬的人口,其實是一個任何強權都無法忽視的大國。即使如此,越南仍遊刃有餘地在中、美、俄、日各國之間保持平衡各不得罪,這其實是一種具有長遠歷史眼光的東方智慧。
(作者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