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前主席羅馬諾·普羅迪答21:中歐應攜手推動國際貿易增長,電動汽車等領域合作前景廣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回首過去幾年,世界面臨多重挑戰,全球化迎來十字路口。在重重挑戰下,全球合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需要共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和包容。

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三十週年校慶來臨之際,“中歐話未來”近日邀請意大利前總理、歐盟委員會前主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理事羅馬諾·普羅迪(Romano Prodi)深入探討“地緣政治與多極外交”這一主題,共話全球格局挑戰與機遇。

歐盟和中國都面臨一些經濟挑戰,雙方如何克服分歧,加強合作?哪些領域會是中歐、中意合作重點?

普羅迪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歐應該攜手推動國際貿易增長,需要一步一步來。首先要做的是放棄制裁,消除中歐合作的障礙。第二階段是在一兩個特定領域積極合作,中歐絕對能找到合作領域,而且可以有很多,例如電動汽車,中國發揮着重要作用,在這一領域投資對各方都是有益的。

普羅迪表示,全球正處在一個不確定性時代,競爭不僅僅出現在公司中,也出現在政府當中。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讓美歐之間產生了一些衝突,中美之間也在競爭,特別是在新興戰略領域,比如電池、電動汽車、替代能源、芯片等,全球面臨新挑戰。

普羅迪分析稱,如今世界出現了兩個主要的系統,如果強調意識形態等要素,就不太可能達成共識,會容易迷失。在這樣的環境下,歐洲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全球需要歐洲,歐洲所處的位置可以調解各方的分歧,助力全球合作,美國和中國都需要歐洲。

此外,歐盟自身也需要改革。目前歐盟在關鍵決策上採取一致通過原則,這意味着歐盟27個成員國均有權一票否決自己不認可的政策。普羅迪表示,過度強調內部決策的一致性是個問題,有時候會變成鬧劇,未來必須要有新的辦法。歐盟需要有一個共同的外交政策和監管政策,但如果所有國家都有一票否決權,就很難有統一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