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當有趣 令人髮指
臺北市一名一歲大的男童,被兒盟委託的劉姓保母施虐致死,這代表臺灣的生命教育失敗,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都該省思。
當前的學校教育極度重視生命教育,甚至把生命教育納入課程的一環,可惜似淪爲形式主義。一○八課綱開始,從小學到高中三個不同階段都有學習目標與規畫,生命教育更有「五大核心素養」。試問,落實了嗎?
如今,臺灣社會出現保母不懂得尊重生命,把施虐幼童過程拍攝傳訊欣賞,似乎把幼童的哀號當成聽輕音樂,令人髮指!而兒盟的品管機制也出問題,纔會讓有牌照的保母欺負沒有父母保護的幼童,這是兒盟的失職,也是社會保護幼童機制有問題。
過去,臺灣曾有大學生虐貓,也曾有社會人士虐狗當休閒,如今則是虐童當有趣,社會進步了嗎?再傳虐童致死,不僅生命教育該檢討、法令過鬆該反省、兒盟監督失職該批判,我們的生命教育無法紮根落實同樣令人遺憾。
期待這件無法挽回的社會悲劇,能喚醒國人尊重所有的生命。建議:一、落實究責,讓所有社福單位不敢輕忽監督責任。二、減低社工的工作量,否則社工難以落實視察。三、學校教育應強化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更具「人性」,長大後纔不會把虐待生命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