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家設自提點被投訴關停,一大波老人爲她出頭,如何便民不擾民?

小坊前幾天報道了家住浦東東明路街道的張女士稱,鄰居將住宅申請成爲美團、拼多多等平臺的自提點,導致樓內人來人往,甚至還有取件人敲錯門。爲此,她十分困擾。

站在張女士的角度,的確如一些網友所說,"在居民樓設自提點不合適,有擾民之嫌"。

有網友認同張女士的觀點,認爲在居民樓設自提點不合適

評論區也有不同的聲音,引發了大家對"擾民"與"便民"的思考。

但也有網友認爲設自提點其實是方便了周圍的人

提供自提的“鄰居”和老人們,怎麼看?

不久前,松江佘山士辰苑的多位居民反映,小區裡有位鄰居名叫餘桂英,她把自家申請爲網購平臺的"自提點",自發爲老年人團購買菜,免費爲大家送貨上門,堅持已有1年多了。

士辰苑是動遷安置與經適房小區,老年人佔比60%。餘桂英爲大家買菜,幫助老年人享受到了數字化的便利。最近,餘桂英因被人投訴而停止了這一服務。

記者來到士辰苑小區時發現餘桂英仍在樓棟裡送菜。

原來,遭到投訴後,她的團購服務本來已經中止,但因居民們呼聲強烈,她恢復了送菜。

樓里居民:她送貨上門比我們自己拿方便,這裡都是老年人,這個小姑娘很好的,送到門口爲老年人殘疾人服務,我們很支持她。

樓裡的居民都表示很支持餘桂英

士辰苑步行10分鐘就有一家生鮮超市,但是菜品的選擇不多;一年半前,餘桂英在"多多買菜"和"美團優享"上註冊成爲團長,申請家中成爲自提點,開始爲鄰居們送菜上門。

餘桂英坦言,這樣做一是爲了生計,二是爲了就近照顧孩子,2020年公司倒閉遣散員工,獨自帶着兩個孩子的餘桂英失去了工作,40歲的年紀,成人大專的文憑,找到合適的工作很困難。

圖爲餘桂英從生鮮超市提貨

有了餘桂英的自提點,大家都覺得團購買菜方便實惠,而且解決了老年人"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問題。

餘桂英把提到的貨物分類並製作成表格

記者走訪中,"我們很支持她"是小區裡聽到最多的聲音之一。

居民:我們到自提點去拿,買了23.8元的菜收23.8元,到她這裡訂也是23.8元,但是她送貨上門,又熱情又客氣。

居民:老人很重的東西她也幫忙送上去的,她真的很好的,要多支持人家。

"我們很支持她"是小區裡聽到最多的聲音之一

餘桂英對待老人特別親切、耐心細心,這源於她特殊的人生經歷。餘桂英原籍江西南昌,自小就是孤兒,是浦東祝橋鎮的退休工人範順鑫爺爺一直資助她讀書。

雖然範爺爺2022年已經離世,但對這位老人,餘桂英始終未曾忘懷。

圖爲範爺爺(右)舊照

餘桂英:小時候沒有父母,讀書的時候特困難,範爺爺就捐款給我讀書讀到初中。送菜一是我沒有工作,想補貼家裡,二個因爲小區住的老人多,範爺爺不在世了,我想幫助其他老人。

餘桂英提到範爺爺時不禁流下眼淚

而居民們支持餘桂英也不僅是享受送菜上門的便利,更是大家對於一位待業母親的溫暖支持。

老年居民毛先生:她的大方向對的,一來解決了自己的就業,二來解決老年人的服務問題,數字鴻溝怎麼跨越,老年人都沒辦法,要是買錯菜了退單她都會教的,最後一公里問題解決了,我們很需要。

團購自提需要有人擔任團長來組織,通常來說,這種方式複雜又需體力,所以很少涉及老年人。餘桂英的"自提點",既讓老人享受到了優惠,又讓老人享受到了實際的"送貨上門"。

但是,"自提點"需要空間,這個空間如果和公共空間發生衝突,那麼涉及到的居民,態度自然也會分化。

投訴人認爲餘桂英把物品堆放在樓道中,佔據了其他居民的公共空間

上個月屬地收到投訴,直接導致餘桂英的自提點關閉了半個多月。

記者聯繫到投訴人對方展示了此前拍攝的照片,只見居民團購的雞蛋、蔬菜等物品,堆放在樓道中,確實佔據了部分公共空間。

投訴人:她的經營場所就在公共空間,在樓道里、門口、電梯裡,居民怎麼生活呢?

她要上貨擺攤賣貨,把東西拖上拖下,樓裡堆滿了箱子,門口堆滿了她的貨,老人小孩沒法乘電梯。要便民也好,盈利也好,這是她自己的事,完全可以去租一個門面。

隨後,屬地居委聯合城管上門覈實了情況,經確認這處自提點確實涉及樓道堆物及"居改非",於是要求餘桂英儘快關閉。

佘山鎮士弘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倪呈珺:居民投訴說她佔道,有消防安全隱患,在居民區裡經營是不是合法?我們覈實發現,確實佔道,在幾節樓梯口上擺了好幾個箱子,水果蔬菜都有。

圖爲倪呈珺受訪

佘山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蔡菁:她的行爲屬於"居改非",我們和業主說了,業主也表示配合。

圖爲蔡菁受訪

自提點停止後的半個月,居委再次收到大量投訴,而這次則是來自社區的老年居民,禁不住大家的呼聲,餘桂英又開始送菜了。

投訴人陳阿姨:我們小區裡都是年紀大出門買菜有困難的,才叫她網上訂購,她是便民服務做好事,又不再多收費用,又沒損害到我們的利益。居委不關心小區居民有多少戶買菜有困難,不是有人舉報就直接阻止的,要根據實際情況的。

老年居民毛先生:至於好事怎麼做好,有關部門要幫她把好關。(關鍵在於)是想花這個精力還是不想花這個精力。

圖爲小區居民在羣裡的發言截圖

事實上,小區內這樣的自提點不在少數。屬地居委稱,他們已經整治了十多個,至於如何兼顧合法性與便民性,目前確實沒有更好的落點。

佘山鎮士弘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倪呈珺:這是動遷小區,老年居民多,肯定希望有便捷的地方,這種自提的模式滿足他們需求的;但是矛盾的點就是合法性、規範性還有管理上面。

如何看待“自提點”的合法性?

城管責令關閉的主要依據,是認定自提點 "居改非",也就是認定其爲經營場所。還有就是自提點佔用了公共空間。

但是和城管的認定不同,有人覺得這樣的自提點是大家自發的互相幫助,即便給一些報酬,也是法律不禁止的。何況老人沒有支付報酬。

但是另一方面,"自提點"是平臺企業運營中的一個環節,它也符合經營場所的一些特徵。

圖爲餘桂英送貨上門

究竟該如何定性呢?先來了解一下餘桂英的收入究竟怎麼來?

在家申請"自提點",對餘桂英來說,既可以照看孩子,也可以兼顧副業;而所謂"副業"的收入,其實就是平臺給予"自提點"的提成,用以鼓勵"團購自提",減輕平臺物流等運營成本。

這部分提成依據每單總價計算,從幾分到幾角不等,暑假單量最多的時候,餘桂英一個月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

餘桂英:今天是67單8.78元的提成,剛剛那兩箱酒(提成)是4角2,這個是屬於多的,因爲酒比較貴,蔬菜就比較少,幾分到1角這樣。暑假的時候賺多點,一個月3000多點,不是假期的時候少一點3000不到。

一位居委工作人員私下告訴記者,取締自提點的另一重要原因在於有居民認爲餘桂英涉嫌二次售賣菜品賺取差價,記者就此向她覈實了情況。

餘桂英:居委反映給我,我很震驚,很氣憤,心裡很委屈。小區需要買菜的寶媽、年紀大的、殘疾人基本上都在羣裡面,他們會通過鏈接自己下單購買,不需要我買了後再轉手賣給他們。

餘桂英表示自己從來沒有賺取差價

還有說二維碼掃支付寶(私下購買),我自從支付寶用到現在,沒有任何一位老人給我一分錢,平臺上可以覈對。

瞭解了餘桂英的收入方式後,可以確定所謂"賺取差價"是不存在的,但平臺提成的確是經營性收入,但確實存在"雙重特徵"。

首先,餘桂英不否認有收入貼補家用;但如果換了其他人拿這點錢未必會做這件事,也未必能讓老人們感受到溫暖善意,這是"公益性"的體現。

基層管理是複雜的,居民相互之間的利益衝突,並不是非黑即白,居民對"自提點"有強烈的需求。餘桂英的困難和她的辛勤也值得幫助,難道沒有合情、合理、合法的解決之道嗎?

有什麼破解之道

來看看屬地對此事怎麼看?專家提出了什麼"破解之道"?

自提點關閉後,餘桂英的生活失去了重心,記者將她的情況轉述給了其戶口所在地浦東新區惠南鎮鎮政府。屬地表示,將結合她的情況爲她進行了政策匹配。

惠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心中就業創業負責人倪馨瓊:她自己"靈活就業"的狀態下,到40週歲之後可以選擇享受補貼政策,在"15分鐘就業服務圈"全部有政策,她自己不怕吃苦,她覺得適合她的崗位都願意去嘗試。

"15分鐘就業服務圈"是本市正在熱推的政府實事項目,那麼在落地過程中,能否吸納一些類似"自提點"這樣的公共服務,以此暢通"就業微循環"呢?

普陀區政協委員、上海申道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楊鄒華:在就業服務圈中應當可以包含相應的功能,比如爲老年人的護理,包括快遞的自提,這個需要基層不是僅僅的"一刀切",而是有效引導。

有專家表示,打通服務上門的"最後一公里"與"在家門口就業",完全可以通過市場的力量做到兼顧。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葉嵐:怎麼樣解決呢?我認爲至少有3種方式。

第一,嘗試去"糾偏"我們"居改非"政策,讓相關部門知曉,同時要經過全體業主同意;

第二,讓線下的門店能夠吸納類似於當事人這樣的就業困難羣體,作爲正式僱員幫助她解決就業問題,政府對於門口菜鋪有一些租金方面的補貼;

第三,政府主動出擊,在社區比較臨近的公共空間,開設自提點,把這樣的羣體僱作志願者,政府通過發放志願者補貼形式,來提供基本生計保障。

來源:李仕婧、谷瑩祺/“新聞坊”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