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志盼求子「自行滴精」 醫師曝2後果恐衍生法律問題

女同志盼求子「自行滴精」,醫師曝2後果恐衍生法律問題。圖爲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實驗室培養平臺。(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人工生殖技術發達,但法規尚未開放單身者、同性伴侶使用。一對女性同志伴侶爲了求子,竟尋求捐精者嘗試「自行滴精」,用細針筒將精子注射到陰道內。醫師表示,這樣的做法不僅受孕率低,且有傳染性疾病的疑慮,最重要的是若真的懷孕,究竟小孩歸誰,恐怕衍生法律問題,因此不建議此做法。

今年適逢龍年,但龍年效應卻沒發威。TFC臺北生殖中心院長鬍玉銘表示,今年1到9月新生兒僅9.7萬人,相較於去年同期的9.9萬人,已經減少近2千位新生兒。少子化逐漸嚴重之下,未來國家沒有年輕人,「軍隊找不到軍人、臺積電找不到工程師,各行各業人員都減少,將造成國力嚴重下降,這是嚴重的問題!」

TFC臺北生殖中心院長鬍玉銘(中)表示,臺灣有偶率不斷下降、非婚生率少,可能是少子化原因。(王家瑜攝)

胡玉銘指出,臺灣女性初婚年齡是31歲,相較於10年前的29.5歲,晚婚趨勢明顯;臺灣第一胎生育年齡平均31.5歲,歐洲則是29歲,理論上先進國家較容易面臨晚婚晚育問題,但我們卻比歐洲還嚴重。

另外,胡玉銘說,臺灣素有「婚育一體」觀念,非婚生子女率僅約4%,但從大學畢業、出社會到工作穩定、有養育小孩的經濟基礎時,大多已30歲左右,生育黃金年齡只剩4到5年,但30至35歲女性有偶率僅41.4%,代表在適齡生育的年紀中,只有4成女性有機會生小孩。

TFC臺北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黃馨慧表示,新生兒減少是因爲社會結構轉變,重點在於「不婚」。社會普遍認爲年輕人不願生小孩,但近年求診的未婚伴侶增加,也有部分民衆諮詢單身生育,顯示未婚族對於生育規畫越來越積極。

由於現行《人工生殖法》僅限夫妻,未婚者、同性伴侶都不適用。TFC臺北生殖中心主治醫師張翊恩曾收治一對女同志伴侶,爲了求子而使用坊間的「滴精」偏方,找一個男生的精子,注射到女生子宮裡,但這樣的做法只是將精子打到陰道里,而不如人工生殖做法是放入子宮腔,受孕率很低,還有傳染性疾病的疑慮。

張翊恩指出,萬一真的懷孕,後續也可能衍生法律問題,究竟小孩歸誰,目前沒有相關法律保障。人工授精屬於專業醫療技術,建議仍應尋求正規管道,也期盼政府完善生殖法規,保障每位國人的生育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