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離婚後搬回孃家怎麼辦?原以為女兒嫁人有了依靠,想不到離婚後帶孩子搬回來…媽媽不解:我要一輩子為她操心嗎?
當夕陽投射在小鎮的石板路上,一道熟悉卻帶着些許沉重的身影出現在林家的大門口。林太太,一位曾是鎮上著名的芭蕾舞老師,看着眼前的女兒慧慧,心中五味雜陳。
慧慧婚後曾是小鎮上的新星,有着美好的家庭、穩定的工作和兩個可愛的小孩。但當她拖着沉重的行李,臉上的淚痕未乾,站在孃家門口時,林太太知道那些曾經的完美已經破滅。
「媽,我不想再這樣了。」慧慧的聲音帶着絕望,讓林太太心如刀割。
原以爲,女兒出嫁後,自己可以安心地過着退休生活,再也不用爲女兒的事情操心。但當慧慧帶着失敗的婚姻和兩個小孩回到孃家,林太太該如何面對離婚後搬回孃家的女兒呢?
原以爲,兒女成家後,自己可以安心地過着退休生活,再也不用爲孩子的事情操心。但當女兒帶着失敗的婚姻和兩個小孩回到家裡,父母該如何面對離婚後搬回孃家的女兒呢? 示意圖/freepik
設立心理界線,讓兩代人保持對等關係
當一對夫妻決定離婚,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離開原本的住所。假設,對於離婚的女兒,許多父母都會提議她搬回家。畢竟,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永遠是那個需要照顧的小孩。但現實情況卻可能並不那麼簡單。
首先,如果家中還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居住,那麼空間可能會變得十分有限。這可能會導致一些關於居住空間的爭吵及相處上的歧異。畢竟,大家都希望擁有一個舒適自在、更大的生活空間,而離婚後的女兒可能也需要一個獨立的空間來調適自己的情緒,尤其還有需要扶養的未成年子女的時候。所以,離婚後,與家人同住在一起或許不是最佳選擇。
對於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他們可能會選擇在附近購買一間房子供女兒居住。這樣既可以確保她有獨立的生活空間,又可以保持和家人的親近關係。不過,這個選擇可能會受到其他兄弟姐妹的意見所影響。而父母的內心掙扎也不容忽視,特別是當媽媽更偏愛兒子時。
在臺灣,有很多家庭的經濟狀況都很好,特別是那些經歷過經濟起飛時期的七十多歲的長輩。他們通常都有一定的資產,因此當他們的孩子遇到困難時,他們會選擇提供經濟上的支持。這可能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可能會過度依賴父母。這種依賴可能不只是經濟上的,還可能是情感上的。
在某種程度上,對於離婚後返回家中的子女或那些依賴父母的人來說,一直以來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們學會獨立。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放手,更多的是在心理層面上建立清晰的界線。
這個界線究竟應該如何調整以達到最佳狀態?對於富裕的家庭,可能會選擇透過保險或信託的方式,確保子女每月都能獲得固定的經濟支援,但超出這部分的經濟需求,子女則需自行解決。
父母必須意識到,如果持續以目前的方式對待子女,那麼當子女老去,他們將會變成怎樣的老人?很多父母總是將自己的孩子視爲小孩,從未考慮過長久的照顧會對孩子的未來帶來什麼影響。
如果父母長時間不設立界線,對孩子的心理和社會適應性都會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真正的愛,是要學會相信子女有他們自己的能力,並隨時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
總之,這一議題涉及的是父母與子女之間如何建立健康的界線,確保彼此關係的正向發展。
《預見50歲後的大小事》。 圖/財經傳訊
本文摘自《預見50歲後的大小事:生命中不能不知的關鍵時刻,集各領域專家教你解決中年後的財務、醫療、心理、法律等各種問題》,2023/10/26財經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