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外銷出包 學者:增抽檢次數

我國農產外銷接連出包,近日香蕉農藥超標也遭日本銷燬。學者建議,防檢局應落實抽檢比率、提高抽檢次數,不能有僥倖心理。(本報資料照片

近日我國農產外銷接連出包,先是銷往中國大陸鳳梨介殼蟲遭禁運,近日再傳出香蕉農藥超標遭日本銷燬。對此,學者指出,雖然每次臺灣總是強調自己的蔬果品質佳,但後方的安全管理物流等也應要重視,建議防檢局應落實抽檢比率、提高抽檢次數,不能有僥倖心理。

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貿易學系教授楊明憲表示,外銷的基本功應該要從生產栽培管理到採收、加工包裝、檢疫要求等外,農委會也應落實抽檢,而日本從2019年就曾經針對我國香蕉提高抽檢比率,「不能有僥倖心理」,應該要改善如農藥殘留、包裝等外銷環節

楊明憲指出,雖然我果水果已列入東奧採購清單中,那就應該做好管理,如檢驗合格的溯源機制,不能說無法追究生產者責任,如果生產行爲沒有改變可能會再出現這樣的事情

陳李農團隊執行長李武忠認爲,日本檢疫爲相對高標準地方,而我國水果經東奧組委會審查僅爲拿到門票,並非指臺灣已有訂單,如要推動進軍東奧,應特別針對如農藥殘留、病蟲害等管理,也可以評估成立外銷專區,包括監控、檢驗、認證,從種植、包裝到銷售都要符合輸入國規範,不應把此次事件視爲單一個案,應該盤點哪裡出了問題

李武忠強調,農委會近期不斷提高補助鼓勵鳳梨外銷,如銷往日本、澳洲國用高額補貼等,但用人情、補貼的外銷無法長遠,應該要透過建立品牌價值、品質、安全等才能建構長久的通路,農委會不應每次遇到問題就透過補貼、補貼再補貼,治標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