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金入袋 三秘訣變大紅包

迎金蛇年,銀行推出限定年曆、發財金、發財水及象徵「旺來」的鳳梨造型發財米,估於新春第一天開門營業日贈送來行財富管理客戶。 (中國信託提供/黃琮淵臺北傳真)

你的年終獎金入袋沒?想好今年的年終獎金要怎麼花沒?根據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公佈的「2025年新春理財趨勢調查」,47%受訪者預估年終獎金可能持平,另有逾5成受訪者選擇將部分獎金首先投入理財規畫,顯示年終獎金不僅是用於節日開銷或購物,更是許多人新春財務規畫的重要起點,但須把握預留年度必要支出、償還債務及理財規畫三大順序。

中信銀行鍼對客戶進行網路「2025年新春理財趨勢調查」,結果指出,年終獎金的運用,54%受訪者首重部分獎金投入理財規畫,以25歲至30歲的年輕世代爲大宗。隨着收入提升,理財規畫從短期目標逐漸向長期目標轉變,充分展現理財需求的多樣性與個人化。

理財健檢 制定專屬財務目標

針對不同年齡層與人生階段的需求,透過銀行所提供的「全方位家庭理財健診」,協助客戶檢視財務目標並制定專屬計劃。剛踏入職場的年輕族羣,可透過「夢想金試算」瞭解財務缺口,養成理財紀律,逐步實現目標;三明治世代則可利用「子女教育金試算」,提前準備子女教育資金;而壯世代族羣,則可使用「退休準備」理財健診檢視缺口,爲退休生活打造穩健基礎。

至於不同收入族羣的理財偏好,月薪介於新臺幣27001元至37000元者,偏好累積娛樂基金,將資金用於旅行或購買奢侈品,而月薪新臺幣107001元以上者則注重財富累積。而在選擇投資產品時,民衆最關心績效報酬、風險程度、手續費及管理費優惠,顯見面對通膨,民衆重視開源節流外,亦重風險評估。

國泰世華銀行同樣建議,年終獎金髮放之際,可以重新檢視個人財務健康狀況,善用年終獎金滾動財富雪球,做好健康理債、堅持投資與打造固定現金流的理財三步驟,藉由時間複利效果和多元配置分散風險,才能讓年終獎金髮揮更長遠的效益,提升財務健康狀態。

首先,合理的負債管理至關重要,將年終獎金的一部分用於償還現有債務,將負債比率降至健康範圍,並保持良好的信用評分,另外要提醒的是,資產配置的重點不在於投資多少標的,而是在於降低風險、提升投資的穩定性。長期以來,債市波動較股市小,且具穩定配息的優勢,也可考慮不同幣別的資產配置。

善用保單 穩定金流倍化財富

除了理債、理財,也可善用保單。臺灣人壽建議以年金險「保、倍」年終獎金,不僅有效強迫儲蓄,還能創造持續穩定現金流放大財富,入門門檻低且較低風險的「網路投保年金險」,近年來成爲青壯年族羣的理財熱門選項,臺灣人壽提供業界最多元產品選擇,無論是穩定收益的利變型年金險,或是增值潛力高的投資型年金,都能滿足不同族羣的需求。

進一步分析客戶屬性,購買「投資型」年金險有6成爲年齡40歲以下、近8成從事金融業和電子業,這些有投資經驗或願意承受風險的年輕新貴追求賺取投資報酬,偏好可連結多種基金的投資型年金險;購買「利變型」年金險的保戶七成集中於31至50歲,當中不乏「百萬信用卡刷手」,職業以家管、金融、電子業和教育機構爲大宗,顯示家庭主婦(夫)、收入穩定的上班族與公務員鍾愛能穩定累積資產。

減輕負擔 重大傷病險不能忘

另外,現代人生活忙碌、長期3C成癮又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因素的累積,重大傷病發生機率也高,凱基人壽建議上班族可將重大傷病保險納入保障規畫中,未來若不幸罹患重大傷病,能有機會選擇更好的醫療服務,掌握治療黃金期,並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凱基人壽表示,罹病後除了需要長期、定期或終身治療,也代表身心將面臨極大考驗,經濟負擔恐也成爲沉重的壓力來源,透過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可幫助上班族分散風險,除保障全民健保22大項重大傷病,當罹患保單條款所約定之重大傷病,並取得證明文件,申請後一次性給付重大傷病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