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砸5億臺灣燈會該轉型了!觀光局前局長賴瑟珍揭3方向
2023臺灣燈會在臺北舉辦,創下1200萬參觀人次的好成績。(資料照)
一年一度的臺灣燈會風光落幕!今年因爲在臺北市舉辦,挾着地理優勢,創下1200萬參觀人次的好成績,觀光局前局長賴瑟珍表示,隨着燈會結束,民衆與燈會的連結也停止了,想再一睹漂亮的花燈,或者深度瞭解、體驗花燈,是緣木求魚。
臺灣燈會是在1990年由當時交通部張建邦部長指示觀光局下辦理,當時觀光局毛治國局長認爲臺灣發展觀光要利用3個元素,包括用傳統跟歐美區隔、用在地與東南亞區隔、用科技與大陸區隔,臺灣燈會也在這個3個主軸下成爲國內規模最大的節慶活動。
從2001年陳水扁總統爲了兌現競選政見,臺灣燈會移師高雄,開始了臺灣燈會輪流到各縣市舉辦,賴瑟珍說,從此每年中央與地方政府至少花費5億元,這還不包括中央與地方動員的人力、物力、交通管制與作爲等。
賴瑟珍指出,只要臺灣燈會辦過的地方,地方政府大多回應民意需求,持續每年辦理燈會,地方政府辦理燈會除發展觀光外,爭取民心、市民同樂是另一層考量。但主管全國觀光事業發展的觀光局角色不同,必須要從發展國際觀光資源的永續及有效運用來做思考,臺灣燈會及全臺10個以上的地方燈會,花費幾乎可以「造村」累積到可以「造鎮」的金額,全部集中在2到3周內,除了稀釋每個燈會集客的力道外,到底留下了什麼?值得深思。
賴瑟珍表示,臺灣燈會年復一年地做,到現在遍地開花,也該思考下一步怎麼走了。臺灣燈會在2008年她擔任局長時獲得Discovery頻道評爲全球最佳節慶活動,34年的耕耘建立國際品牌,下一個階段是否要從「落地生根」及「資源永續利用」來做思考。
賴瑟珍表示,2018年底她有機會造訪越南峴港的會安古鎮,是華僑第一個在越南定居的小鎮,古色古香,後來因爲法國殖民,建築融入法國殖民時期的風格,東西方文化交融,入夜後五彩燈籠高高掛,港邊燈光點綴,遊客也可以搭船放水燈。會安古鎮以「燈」搭配老街、古建築,創造一年365天川流不息的人潮,令深思到處播種的臺灣燈會是否階段性任務達成,到了落地生根的時候了。
賴瑟珍分析,落地生根有三層意義,第一、打造特色小鎮的規劃方式,請地方政府取得地方認同,以永續性布燈方式規劃,每年元宵仍可以點燈,辦理燈藝競賽。
第二、成立「燈」的典藏中心,細數臺灣燈會歷史、臺灣燈藝的傳承與創新,介紹各地燈會,尤其是鹽水蜂炮、苗栗磅龍、平溪天燈、臺東炸邯鄲等傳統節慶,最主要的是典藏曆屆燈王、燈藝師作品,提供燈藝師辦展空間。當國外很多國家以「燈光」來做爲吸引觀光客的利器時,臺灣更需要利用獨步全球的傳統燈藝的創新成爲發展國際觀光的優勢。
第三、創建燈藝產業鏈的基地,聚集燈藝師、書法家、繪畫家合作,成爲海內外遊客DIY、深度體驗的場域。
當全世界都在談「夜經濟」「體驗經濟」之時,用「燈」做主題,打造特色小鎮,構建燈藝產業鏈,遊客白天欣賞燈藝、自制花燈,夜間提燈籠逛街,爲臺灣觀光再添一燈光燦爛的內涵,恐怕是未來具體落實燈會品牌形象最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