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1963年前後出生?來看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

忠泰美術館年度大型建築研究展《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從具有公衆參與、集體性和社會性的「建築」出發,探問解嚴於臺灣建築的意義,也看臺灣建築從1980起30年間的演變。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1963年前後數年出生、1987年解嚴前後完成大學建築教育的「解嚴世代」臺灣建築人,作品究竟反映什麼特色?忠泰美術館年度大型建築研究展《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從具有公衆參與、集體性和社會性的「建築」出發,探問解嚴於臺灣建築的意義,也看臺灣建築從1980起30年間的演變。

展覽聚焦於這羣解嚴世代的作品或行動所展現出非傳統、非傳承的「不連續性」特質,從四大面向「建築展覽」、「建築媒體」、「九二一地震」、「建築設計」梳理出解嚴世代的特殊羣像,並試圖辯證解嚴世代所代表的新價值觀,其形成的反轉力如何改變了臺灣建築。

本展由龔書章總策畫,王增榮、吳光庭、郭文亮、詹偉雄、褚瑞基、王俊雄、林芳慧等人組成展覽研究小組與忠泰美術館團隊共同策畫,展示超過400件文件檔案,展現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的建築轉變。

展覽顯現,這羣解嚴世代當年在啓蒙導師帶領下,藉由議題式的集體研究與實作,逐漸開啓對未來社會城市的想像。此時雖仍處於戒嚴時期,但建築教育環境卻逐漸鬆動與質變,成爲這羣解嚴世代養成期的土壤與養分,在教學互動關係中,逐漸關注起「文化資產」、「社區營造」與「設計美學」等議題。

展覽也凸顯建築媒體的轉向。1970年代,由當時臺灣建築師公會發起成立的《建築師》雜誌,以服務會員建築師爲發行定位;1990年創刊的《雅砌》則從建築角度探討社會和生活議題,使建築逐漸接近大衆視野。此後,《空間》、《臺灣建築》、《建築Dialogue》和《egg》等雜誌轉向更廣泛大衆,2000年後網路興起,〈準建築人手札網站〉成爲建築愛好者和從業者的重要交流平臺。

展覽指出,隨着解嚴後的社會與都市急速變化,關於建築的理解與論述,也透過文化機構中的公開展覽被持續討論與建構。隨着2000年臺灣首次進入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國際舞臺,不僅是對國際展現臺灣的建築與文化,也與在臺陸續展開的建築展覽相呼應。

921日地震後因災後重建啓動的「新校園運動」、保存地震記憶的「地震教育園區」競圖,以及解嚴世代在地震後開始反思臺灣建築文化的自主性,則象徵了因應地震天災所帶來的劇變,對建築文化領域也產生影響。

展覽詢問,透過實際的建築空間設計,解嚴世代反轉了什麼?好茶部落聚落保存與復興計劃、臺北市二二八紀念碑、顛覆建築教育模式的「建築繁殖場」、翻轉都市公共空間的「凱旋公園暨新福宮廣場」和「新竹市東門城廣場」、不同思維的都市規畫「第一維管束」、創新校園的「潭南國小」和「西寶國小」、住宅建築「青田主人」、宗教建築「菩薩寺」等,都呈現解嚴世代在實際的行動中展現出的非傳統、非傳承的「不連續性」特質。

各種建築展也持續發揮力量。2013年忠泰基金會時期曾與日本森美術館合作舉辦《代謝派未來都市展》,忠泰美術館開館之後,2020年與德國建築博物館合作《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2021年推出《聚變:AA倫敦建築聯盟的前銳時代》等,都是佳例。

《臺灣建築的解嚴世代》展期從8月31日起至2025年1月12日止,期間規畫講座、專場導覽等系列活動,館方也首度推出展期間無限次參觀通行票(299元),開展即開賣,限時限量,售完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