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有沒有被霸凌?15招幫你識別!

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層出不窮:

很難想象這些極端的惡劣行爲出自印象中不諳世事的孩子之手,但我們看到的新聞只是冰山一角: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9年公佈的144個國家的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學生中,平均每3個學生便有1個遭遇過校園欺凌。有32%的學生近一個月內被校園欺凌至少一次。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課題組在2020年至2022年,針對3108名未成年學生的調研顯示,53.5%的學生認爲自己遭受過校園欺凌。

沒錯,一半的孩子「認爲」自己遭受過各種形式的欺凌。

作爲成年人,我們需要比孩子看到的更細緻、更全面、更長遠。

校園欺凌是持續的、反覆、反社會的攻擊性行爲,一定要引起重視。

首先,在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問題上,很多時候欺凌者「造成的傷害」與被欺凌者「遭受的傷害」並不對等。

其次,每個孩子對社交衝突與冷熱暴力的耐受程度不一樣!

因此任何微小的、疑似校園欺凌的言語和行爲,都值得家長警惕。

無論是欺凌者、被欺凌者,還是旁觀者,都正在被傷害。

除了顯而易見的身體傷害,被欺凌的創傷會伴隨被欺凌者一生。

研究顯示在校園內長期遭受欺凌的學生:

心理上,更容易焦慮、抑鬱、低自尊、孤獨感、產生自殺信念;

性格上,被迫邊緣化易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影響持續到成年後;

行爲上,產生違反道德和社會行爲規範的外化問題行爲,例如逃學、盜竊、攻擊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殺行爲;

成年後,也要忍受着嚴重的“欺凌後遺症”——很多在學生時期遭受過校園欺凌的人,成年後仍然高度敏感、做事畏手畏腳,極度缺乏安全感。

家長千萬別因爲自己的孩子是欺凌者感到僥倖,不及時干預和矯正暴力行爲,他們也許會賠上自己的一生。

挪威學者丹·奧維斯(Dan Olweus)對瑞典兒童青少年的追蹤研究顯示,欺凌者成年後的犯罪率更高。大約60%的欺凌者在24歲前至少有過一次犯罪經歷;35%—40%的欺凌者在24歲之前有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犯罪經歷。

旁觀的孩子就一定安全嗎?

研究也將他們分成三類:

「作爲」的旁觀者:積極制止校園欺凌,增加被欺凌者的勇氣

「不作爲」的旁觀者:實際爲欺凌者提供了心理支持,敏感的不作爲者也處於恐懼之中

起鬨者:增強欺凌者的攻擊行爲

旁觀者的「不作爲」和起鬨,還會促成校園欺凌事件的惡化,助長其進一步蔓延,使自己主動或被動的參與進去,成爲欺凌者,甚至轉變爲被欺凌者。

在一個存在校園欺凌的環境中,沒有任何一個孩子能獨善其身。

其實,孩子被欺凌並非無跡可尋,出現如下情況,可能是孩子正在遭受校園欺凌:

別責怪孩子沒有早點說。

然後,我們需要避開一些固有觀念5步走:

❌ 摒棄「吃虧是福」的說教,孩子很容易將它曲解成忍氣吞聲、不反擊追究。

✅ 先不追問細節,安撫孩子情緒並告訴他「爸爸媽媽是你堅強的後盾和支持,會一直保護你」。

❌千萬別問孩子,爲什麼只欺負你,小小的他也許已經很多次問過自己「爲什麼是我被欺負」。

✅ 告訴孩子,被欺凌絕不是你的錯,那些欺凌者和不作爲的旁觀者纔是錯誤的。

❌ 千萬別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規則,欺凌事件需要成年人出面解決!

✅ 耐心地與孩子、同學和老師多方溝通了解實際情況,不要讓孩子獨自面對欺凌。

❌ 認爲孩子不被欺負了就大功告成。

✅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況,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 不允許孩子以後和他人產生任何形式的衝突。

✅ 鼓勵孩子與他人溫和「爭執」與「辯論」,維護自己正確的觀念和權益,避免衝突進一步發展、惡化、複雜化。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矛盾和不可避免的衝突是客觀存在的。

作爲家長,我們應在惡性事件發生之前,就教會孩子辨認、識別、處理的方式,幫助孩子考量和限制自己的攻擊言語、攻擊行爲,維護自己的身心安全,避免難以挽回的傷害發生。

更應該在惡性事件發生之時馬上觀察和干預,發現孩子的真實需求,最大程度減少傷害。

如果您需要幫助,安忻恰好也關注着您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者:申晨煜

責任編輯:芝士

插畫:金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