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掛載4馬赫反艦導彈的殲轟7B,研製成功後,爲何直接放棄?

作爲我海軍新一代反艦主力,“鷹擊”12反艦導彈性能十分強悍,其飛行速度保持在全程4馬赫、最大射程400千米。這樣,“鷹擊”12既可以在幾乎所有現役艦載防空導彈射程之外實現超視距反艦攻擊,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增加敵方艦載戰鬥機的攔截難度。

爲此,海軍還曾計劃將殲轟7作爲“鷹擊”12的載機平臺。而作爲海軍戰術反艦作戰主力的殲轟7(當時改進型殲轟7A也已研製成功)則擁有較強的載彈能力和較遠的作戰航程,同時在飛行性能和機動性方面也明顯優於轟炸機,具備了更好的低空突防能力。如果能將殲轟7也作爲“鷹擊”12反艦導彈的載機平臺,無疑會對提高中國海軍對海打擊作戰的靈活性以及整體實力有巨大幫助。

隨着最後一批殲轟-7A“飛豹”殲擊轟炸機交付南部戰區空軍某旅之後,中國空軍似乎再無新列裝“飛豹”戰機的部隊,這一型號戰機停產的傳聞成真,而更新的殲轟-7B戰機更是在原型機階段就無疾而終。作爲一種2000年後才裝備空軍的戰機,飛豹戰機停產有點早,這和它設計思想前瞻不足,發展空間狹小有直接關係。

在2012年,首架改進後的殲轟-7B誕生,作戰半徑提高到了1700公里。但在後續的試飛過程中卻進行得並不順利,甚至期間還發生過一次地面事故。對於這款新型殲轟機,西飛抱有很大希望,但該款戰機的原型機畢竟是上世紀產物,基礎設計思路落後不適合現代戰爭。加上在進行改進的時候,運用了許多新材料新技術,造成新舊理念衝突,機體產生諸多缺陷與問題。

在西飛還對殲轟-7B眉頭緊鎖時,沈飛研製改進出了性能先進、載彈能力更強的殲-16戰機。該款戰機裝備先進的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最大速度達2.5馬赫,最大航程爲4288公里。在載彈量方面,殲-16翼下有12個掛點,最大載彈量12噸,可攜帶鷹擊-83、鷹擊-91、鷹擊-12等反艦導彈。由此,在殲-16批量列裝部隊後,殲轟-7B也失去了繼續改進的意義。

殲轟-7A的停產,殲轟-7B的夭折,既和自身先天不足有關,也受到中國空軍攻防兼備的戰略轉型影響,看似偶然,實屬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