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震盪不是隻能休息 整合式照護助運動員重返賽場

民衆接受「BERTEC沉浸式平衡訓練」。(林周義攝)

臺灣在各項運動賽事大放異彩,民衆關注的不僅是運動員,還有背後強大的後援團隊。在運動領域,尤其是足球、橄欖球、籃球與拳擊等碰撞性運動中,腦震盪是常見的運動傷害。北榮復健醫學部透過「BERTEC沉浸式平衡訓練」、「水牛城腦震盪測試」,成功幫助籃球、足球選手重返球場。

北榮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威廷說,腦震盪是指頭部直接受到撞擊,或經由身體其他部位傳遞到腦部,所造成的短暫神經功能性損傷。傳統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一般核磁共振,無法顯示出異常,症狀卻能顯著影響日常生活。

腦震盪的症狀包括頭痛、頭暈、噁心、視力模糊、對光或噪音敏感、注意力集中困難等。這些症狀往往會隨着活動強度、腦部使用程度的提高而加重,並可能持續數天至數週。大多會在7~10天內自行恢復,但有些患者的症狀可能會持續超過1個月。

研究顯示,腦震盪的年發生率可能高達1.8%,且每人一生中約有25%的機會會發生。一般而言,車禍或跌倒是造成腦震盪的主要原因。對軍人而言,爆炸衝擊波則是常見的致傷因素。在運動領域,尤其是足球、橄欖球、籃球與拳擊等碰撞性運動中,腦震盪更是常見的運動傷害。

過去對於腦震盪的治療大多集中於休息和症狀治療,但隨着對腦震盪的認識日益深入,新的治療方法和回場策略已經逐步被納入國際指引中。除了休息,積極的復健與漸進式回場訓練也成爲重要的治療方向。

一名25歲職籃選手,練習時被隊友肘擊下巴,當下喪失意識2秒後,出現頭痛、頭暈、視線模糊無法對焦的症狀,跟不上快速移動的物體(如:球),持續1個月都未改善,轉至北榮就醫。經過評估、功能測試後,接受7次最新引進的「BERTEC沉浸式平衡訓練」與心肺功能訓練,症狀大幅改善,成功回到球場上。

另一名24歲足球選手,經歷腦震盪後,停止訓練一週,但仍持續頭痛、無法注視快速移動物體,希望能參加5天后的國際友誼賽。北榮團隊輔以「水牛城腦震盪測試」取得目標心率,並以此爲訓練標的,經由漸進式回場訓練後,成功於5天后出場參賽。

林威廷表示,「BERTEC沉浸式平衡訓練」,可應用於老人、前庭功能障礙患者、中風、帕金森氏症等患者,提供不同環境的平衡能力評估和平衡訓練。利用測力板偵測使用者身體重心的位置,並即時呈現在螢幕上,協助平衡功能、凝視和追視訓練,增加眼球穩定性,使身體維持平衡能力增加。

至於「水牛城腦震盪測試」,則是依照患者狀況,決定在跑步機或腳踏車上進行測試,透過漸進式的增加強度,一邊監測患者心率與症狀,決定出心跳閾值,並以這個心跳閾值作爲後續訓練強度的參考。

林威廷表示,儘管約3分之2的腦震盪患者會在2周內自行緩解,但對於狀超過4周的患者,應進行詳細評估與處置。腦震盪不是隻有休息而已,透過綜合性的治療與復健訓練,可以更快地恢復,並能更安全地回到工作或運動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