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型癲癇佔3成 手術有助控制

專家建議民衆在懷疑癲癇時,就立即到大醫院就醫,若藥物治療無效,可接受手術治療。圖爲三總神經外科部神經加護中心主任曾冠穎說明手術情形。(林周義攝)

癲癇症是一種腦神經元反覆自發性異常放電的疾病,盛行率約介於1000分之5~10,以臺灣人口換算,粗估全臺約有20至30萬名患者,其中7成可靠藥物控制,3成則屬於難治型癲癇。國內一名19歲男生,2歲就開始癲癇,曾最短30秒發作一次,即便吃了4~5種藥,3個月還是會發作十幾次,嚴重影響學業和生活,在三總神外團隊評估手術介入下,如今重獲新生。

三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蔡明真表示,臺灣癲癇症不算少,初估約有20~30萬人。因癲癇的表現嚇人,動輒口吐白沫手腳抽搐,也常常遭到污名化,被貼上標籤,甚至被誤認爲被鬼神附身。因爲對疾病的誤解,就診意願並不高,以致延誤病情,甚至影響到生活功能、出現生命危險。

國內一名19歲男性,兩歲就發病,不吃藥的時候,每30秒發作一次,即便後來吃到4~5種藥,仍會3個月發作10幾次。媽媽形容他發病時,就像《大法師》的劇情,四肢僵直、吐很多口水、兩眼上吊,也因爲不清楚多久會發作,嚴重影響學業及生活。

蔡明真表示,癲癇病人約有3成會被誤診爲動作障礙或其他疾病,建議民衆在懷疑癲癇時,就立即到大醫院就醫,確診得到答案後,再考慮到小醫院治療,避免一耽誤就是好幾年,若藥物治療無效,就是手術可能介入的時機。

癲癇手術前,病人需要接受完整的評估,包括重新評估診斷及藥物、腦波型態、影像檢查結果、神經心理測驗結果等。蔡明真表示,醫院團隊進行一系列縝密的檢查來確定患者是否適合進行手術,應用何種術式,並綜合檢查結果開跨團隊會議綜合各專科專家,給予治療建議。